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基金炒短線 要付「代價」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錦奇/專題報導)少數投資人偏愛短線操作基金,動輒短線買賣,把基金當股票操作,為引導投資人中長期投資基金,多家投信業者終於與銀行業者達成共識,紛紛加收「短線交易買回費」,由投信業者自行選擇以7、14、30或90天,當成短線交易最低門檻。

*7天內喊賣 要收手續費

部份投信業者以買進不到七天就賣出者為短線交易,加收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費用,併入基金資產中。例如群益投信從11月1日起,旗下基金除類貨幣基金外,各基金持有未滿7日曆天(含當天 ),申請贖回賣出者,需支付萬分之一的買回費;元大投信更早在10月1日起,就調整短線交易規則,除國內債券基金外,凡受益人單筆申購元大系列基金後,於七個日曆天內(含 )買回者,須支付千分之一作為買回費用,併入該基金資產。

保德信投信也有短線交易規定,例如股票型基金,若自申購日起未屆滿7日者(買回申請日期,減掉申購日期小於7日者 ),短線交易買回費為萬分之一。保德信投信強調,不歡迎受益人進行短線交易,對於曾經從事基金短線交易的受益人,得保留限制再次申購基金及其收取相關費用權利。

投信業者指出,無論是國內外,共同基金都鼓勵中長期投資,但國內的確有部份投資人,習慣短線交易基金,把基金當成股票玩,短短幾天就進出一趟,增加基金操盤人的困擾,必須隨時機動調整持股部位、準備手中現金。

投信業者因此決定收取買回費,但短線交易天數一直沒有明確定義,都由各家業者自行處理。直到最近,投信與銀行達成共識,各投信可自行選擇7、14、30或90天為短線交易最低門檻,透過投信業者或銀行端,對持有基金天數過短的投資人收取買回費。

不過,貨幣基金、類貨幣基金、ETF(指數股票型基金 ),不列入短線交易規範內;據了解,其他投信也紛紛在研議短線交易買回費,並觀望已經實施的同業情況,伺機跟進。

費率不高 勸導多過遏阻

針對基金收取短線交易費用,但費率只有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相較於多數股票型基金單日漲幅動輒1%上下,費率其實並不算高,投信業者也認為,「勸導意義大於遏阻效果」。

投信業者強調,「不要懷疑,國內真的有短線進出基金大戶」,把基金當成股票玩,甚至還分析起基金的技術線型,自訂低點進場,逢高立即獲利出場。

這樣玩,划算嗎?投信業者舉例說,假設某大戶單日申購股票型基金1,000萬元,假設短線五天進出,被收取萬分之一的短線交易費,也不過1,000元,加上優惠的0.6%手續費,成本為6萬1,000元;就算被收取更高的千分之一短線交易費,加上手續費也不過七萬元。但是,如果該檔基金能在五天上漲超過5%,報酬率將高達50萬元。

如此算一算,報酬率還是划得來,對於習慣短線進出的大戶來說,還是有誘因;對於進出手筆較小的投資人來說,短線交易費用更不過是多增加幾十元到幾百元而已,恐怕會「沒啥感覺」。

因此,投信業者並不認為短線交易買回費,將會有多大的遏阻效果,主要是以教育、宣導作用出發;尤其多收的錢是滾入基金資產內,對於投信業者來說,也沒有多賺到錢。

但投信業者仍認為,有必要實施這類機制,事實上,有些業者原本規定三天為短線交易天數,這回拉長到七天,規定更嚴格;舉例來說,第五天或第六天贖回的人,原本不用多付費,今後也將受到規範。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