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企業家吳魁給胡溫 的公開信

吳魁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19日訊】
尊敬的胡錦濤總書記 / 溫家寶總理:

我叫吳魁,澳籍華人,祖籍廣東揭陽,我與太太蕭敏兒皆1958 年出生於香港, 1996 年加入澳大利亞籍。1978 年,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我和太太就跨過香江,第一次踏上了中國大陸廣袤的土地,為農村普遍貧窮所震撼,決心幫助家鄉父老。 1983 年,我們成立了香港籐龍國際有限公司,每年兩次參加「廣交會」 ,並將大量的國際客商和美元外匯帶入中國,被評為 「 創匯大戶 」以及全國外貿系統 「誠信企業」 , 所出口產品均為廣大農民增加收入的副業。於 1999 年又引進生物技術,響應國家以「科技興農」,提出「 呵護自然,造福民生 」 的企業理念 , 每年投入人民幣三百多萬到農村推廣應用 , 參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 雖然歷經磨難, 企業被奪 , 仍然堅持理想並於 2004 年在廣州市又創辦了以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為此,《人民日報》、《中國質量監督報》、《中國經濟週刊》、《廣東電視台》、《廣州電視台》等媒體相繼報導了我們的事跡。

1, http://search.yanpan.com/c_cd6007c4c86eab5f4c0d64ca1f76f50e_13.html
2, http://qkzz.net/list/1672-7150/2007/31/

由於我和太太在國外出生長大,是虔誠的基督徒,從小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不太瞭解中西文化的差異,更不懂得如何包裝我們非常濃厚的基督教企業文化,如 「 愛在您身邊」, 「 施比受更為有福 」… 等等,有些表達過於直率和高調,不懂得如何讓我們的企業文化更加中國化,導致國內一些同胞和有關部門產生誤解,除了我們實應反省和檢討所有的言論和行為之外,同時也敬請胡總書記和溫總理瞭解事情的真相,給基督徒企業家一個寬鬆的經營環境 。

作為企業家,我們的目的是經營企業,推動祖國的經濟發展,幫助農民和弱勢群體脫貧致富,而絕非傳教,基督教只是我們的企業文化和宗教生活。

目前,中國政府也提出企業不應當純粹是為了賺錢,應該具有社會責任感,因此,我響應政府的號召,積極地幫助農民,資助貧困的學生上大學,在企業經營處於虧損的情況下 , 仍然有計劃,有組織性地向因病反貧的農民和弱勢群體贈送大量益生菌飲料,使得幾十萬貧困的農民恢復了健康 ; 這純粹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無私奉獻 。作為回報, 我們將參與中國貿易所攢得三千多萬, 甚至賣掉了我們在澳大利亞和香港的房產 , 全然投進關愛三農的事業上; 同時,我們舉辦了 20 多場帶有基督教企業文化的招商經營活動和工商專業基督徒聚餐 , 均是我的信仰生活之自然流露 , 並沒有得到海外一分錢的資助 。在招商活動中,因為過份突出了我們的基督教企業文化,曾經有工商、派出所來訪,但並沒有人對我們提出過任何意見 , 卻受到中央機關對我們企業的行為高度關注。

今年 8 月 21 日以後,多個政府部門的調查人員不斷來到我們的工廠,多方詢問工廠技術人員有關配方、生產工藝流程、控制要點等商業機密,更有甚者,藉助媒體炮製假新聞,毀壞企業名聲,多個政府單位以各種名義來企業進行長達兩個多月的調查,並拘留我們企業骨幹 ,不讓我們出境 , 至今仍然未能給予一個統一、合理、公正的說法。

我們呼籲:

一、政府能諒解海外基督徒企業家的一片愛國之心:一個赤子之心的愛國僑商所表達的企業文化完全是教導同胞先做好人再做好事,只是表達的不是很精確,有些高調。就像我們所刻錄光盤和印刷的材料,都是公開贈送給我們的經銷商,足見我們的直率和坦蕩。我們是按照信仰原則,擁護中國政府,跟隨國家政策、尊重國家法律的,並沒有任何惡意挑釁之意, 我們最終目的是希望有機會能為祖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關懷做出貢獻。對此,希望領導支持和諒解。

二、儘快結束調查讓我們恢復生產:從 8 月 21 日到現在已經有兩個多月的調查了,我們企業的一些員工因為承受不了精神壓力,已經相繼離職了,由於資金被凍結,工廠也無法正常運作,我們的企業瀕臨破產!通過快三個月的調查,相信政府部門對我們也有了相當的瞭解,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夠讓彼此增進交流,促進理解,並能對一個二十多年來一直堅持以愛的行動來服務農村 的夫婦負上道義上的責任,幫助我們恢復正常的生產。

三,「 萬事以和為貴 」 ,不同的文化應該是用來交流,而不是彼此傷害的。我們相信最終壞事會成為好事: 1 、所有參與的單位正在協助我們整改; 2 、所有參與的領導均能成為我們的朋友; 3 、所有監視調查我們的執法人員將成為我們的保護。

若然有關當局決定取締我們的企業, 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損失和解脫 ; 然而對中國的傷害更是多方面又是多層次的 🙁 我們正在努力避免 )

1, 經濟方面 : 一個擁有五套生物技術的朝陽企業被搞垮 , 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2, 人才方面 : 一個對水土資源環境保護 , 病毒蟲害防治, 農產品食物安全 , 人體健康 .. 等有貢獻的團隊消沉了

3, 生態方面: 是我們帶動了農業生產往生態平衡方向發展 , 成為領頭羊並受到同行的關注 http://www.enochgroup.com/Cn/NewsView.asp?ID=30&SortID=1

4, 農村方面 : 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兩個重要指標 — 農產品的品質提高和農村資源環境的自然修復 , 均能通過我們的生物技術來解決 http://www.chinavalue.net/Media/Article.aspx?ArticleId=11193

5, 文化方面 : 我們提倡企業的使命感和人類的社會責任感 –「 愛在您身邊」 就這樣成為歷史迴響

經過這次風波,我們將加強對國家法律和政策的學習,把宗教活動與商業活動嚴格區別開來,不再引起執法部門的誤解。我們自 78 年初進中國至今,對中國已有三十年的感情,並且與廣州一同成長, 希望不會在祖國留下任何遺憾和傷感 ! 反而能夠繼續服侍中國的農村與農民 ….

此致

敬禮!!

吳魁、蕭敏兒敬上

二00七年十一月十五日

——《民生觀察》劉飛躍供稿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文化部研究員劉軍寧﹕公開發聲意義重大
成都上萬軍轉幹部發公開信譴當局打壓
公開信此起彼伏   中共發政黨制度白皮書
大陸學者籲多黨競選  公開信時代到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