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物料漲不停 食品廠改做貿易商大發利市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三日電)國際大宗物資行情從去年開始一路飆漲,加上原油價格不斷竄高,包括飼料、油脂及醬油等業者生產成本跟著墊高,毛利壓力不小,由於國內現貨價價差大,食品大廠索性做起原物料買賣,改做貿易商,直接賺價差,大發利市。

飼料公會表示,國內現貨價上週已來到每公斤10.6-10.7元,較往年每公斤維持在5元上下的水準,足足漲了5成。

飼料公會透露,目前飼料業者玉米庫存成本約每公斤7-8元,做成飼料成本約15元左右,而市場價格卻只有約13.6元行情,等於賠錢賣,難怪不少業者乾脆直接賣玉米賺的比較快,各家廠商都拉大單品銷售比重。

其實,不只飼料業出現此一怪現像,以黃豆為主要原料的製油廠及醬油廠也面臨同樣問題,黃豆現貨價由一公斤9元多已飆到13元以上。

製油原料成本大漲,國內幾家上市油脂廠大都自行進口黃豆並進行沙拉油加工的產銷,因此,在原物料單品或加工食用油銷售比重上較有調配的空間。

據了解,包括泰山、福壽、福懋油和大統益等都大幅提高單品買賣,將手上的黃豆轉賣給下游的豆腐、豆漿等行業,因國際行情飆漲快速,利差不小,庫存高的廠商成為最大贏家。

不過,也因為下半年以來國際榖物價格飆漲過快,看回不回,加上大宗物資業者推估,這波穀物價格的高點應該就落在第四季,明年隨著穀物耕作面積重新分配,屆時將直接影響到穀物行情的走勢。

因此,國內買家大多縮手觀望,預計明年2月以後到港的量將急縮,成本再向上墊高。但也有業者透露,雖然中南美洲等國增加黃豆、玉米等大宗穀物種植面積、但因新興國家需求有增無減,讓近期大宗物資價格居高不下,對於未來價格走勢,業者也摸不清頭緒。

眼見庫存量即將用甕,有些業者開始擔心,屆時恐怕將引發缺貨危機,國內飼料公會理事長洪堯昆憂心甚至會有廠商面臨「斷炊」窘境,預料到時「搶料大作戰」將開打,價格有可能不跌反漲,最後倒楣的還是消費者的荷包。

相關新聞
撐不下! 物料飆漲紅豆伯收攤
油價居高不下 太陽能產業第4季續旺
金屬原料紛上揚  鋼鐵股相關族群榮景重現
木片短缺運送成本高 第四季紙漿恐續走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