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當年…… 拿國庫補貼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

選舉真是個再透明不過的鏡子,可以清楚照見政客的一切!「因為蔣經國可以穩控油價,所以要讓國民黨執政」,這句話出自一個從未見其提出半點個人穩定物價政見的總統參選人口中,就像是一個沉溺於口腔期、對蔣經國尚未斷奶的幼稚生而已,實在很難理解,他究竟有什麼參選台灣總統的條件與資格?

也曾發生物價大波動

馬英九的蔣經國穩定油價說,犯了太多常識上的謬誤,稱為胡扯可矣。首先,蔣經國時代的政策環境與現在國際油價上漲根本是兩回事,一九七○年代兩波石油危機,是戰爭導致減產,當年只有一家中油獨佔,小蔣以計畫經濟來控制油價,說穿了不過是拿國庫的人民納稅錢來補貼某些人而已,即使如此控制,也曾發生一次漲足的物價大波動。

今天的石油上漲並無危機,台灣也改由中油與台塑兩家寡佔,已非當年中油可以擔任防漲避震器的情況,加以物價也因全球原物料起漲而蠢蠢欲動,既言全球化,尊重市場機制,是現代人的基本認識,浮動油價機制的精神在此,但這時的政府也並非毫無作為,例如在中油利潤達成年度目標的前提下,立法院不反對,可降低中油的獲利,來靈活穩定油價,且查察民生用品是否有人藉機哄抬炒作等等,絕不可能套用小蔣的作法,企圖以一己之力來打壓對抗整個國際市場。

馬的比喻不僅非常可笑,事實上,影響這波物價至鉅的蔬果價格問題,應屬短期現象,國民黨非但沒透過親藍的農會系統協助穩控物價,反而為了政治目的,擔任「起鬨」的角色。

一方面在國內物價上沿用計畫經濟思維,另一方面在對中經貿上又說要共同市場、放任市場運作,馬英九的自我矛盾何止千里?而無時無刻不把蔣經國掛在嘴上,只證明他的腦袋空白一片。這樣的人,如何帶領台灣在二十一世紀進步領航?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