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直通車之謎和香港聯繫匯率風波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4日訊】撲朔迷離的港股直通車

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十一月初在外訪期間,接連透過「出口轉內銷」方式,高調回應中國金融政策,暫停港股直通車,又反駮對宏觀調控不力的指控,究竟背後意味著什麼?

今年八月熱炒的港股直通車,經過兩個多月的撲朔迷離的開通測試,始終沒有離開車廠一步。十一月三日在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隔洋一聲叫停之下,這輛被眾多大陸淘金人渴望第一時間搭上的直通車被打入冷宮,開通之日遙遙無期。



溫家寶喊停直通車後,香港股市十一月五日大幅急挫,恆生指數收盤報28,942.32點,下跌1,526.02點,跌幅 5.01%,創下單日歷史性最大跌幅。(Getty images)

消息傳來,加上美國次按危機等外圍因素影響,牛氣沖天的香港股市和滬深兩地股市都陷入跌潮,分別創下單日歷史性最大跌幅和九年最大周跌幅,令股市降溫效應立現。

十一月五日,香港證交所主席夏佳理表示,香港交易所將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就港股直通車簽訂一項合作協議,一時間直通車或再度開通,議論紛紛。

港股直通車到底是否開通和何時啟航,依然是未解之謎。由鮮有就經濟政策發表談話的溫家寶開腔,更掀開了港股直通車後面混亂的內幕,中共各大金融部門內鬥紛紛,分餅不勻,政策走勢難捉摸,股民更大罵政府出爾反爾,都增加了股票投資的風險係數。



外匯管理局八月宣佈港股直通車計劃後,並將業務獨家給了中國銀行,據知監管銀行的銀監會、和主管證券市場的證監會皆諸多不滿,陷入爭執。多家銀行和證券商上書國務院等部門,反對計畫。(Getty images)

溫家寶講話令股市降溫
今年八月二十日,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開展境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試點方案》,允許居民個人透過中行天津分行和香港中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以自有外匯或人民幣購匯直接對外證券投資。短短兩個月間,港股投資者引頸盼望這列直通車早日開通,將滾滾北水引入香港,令港股恆指迄今已經飆升了四成。

十一月三日,溫家寶在訪問烏孜別克中主動談到「港股直通車」問題,指開動直通車須考慮四個因素:包括法規、對港股影響、教育大陸股民及要聽取金融機構意見,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今次是首次有中共領導人開腔解釋「港股直通車」遲遲未能開通之謎。

溫家寶講話之前,適逢香港金管局一周內幾度出手注資匯市,購入十億美金抑制港元上升,國際上擔憂香港聯繫匯率受到衝擊。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曾淵滄接受新紀元採訪時,認為溫家寶選擇這個時機講話,一方面是為了要穩定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叫國際炒家撤退,特別是不希望國際炒家在這時候炒港幣;另一方面是冷卻香港的股瘋,「港股直通車如果來,牛市可能很短命,一炒就炒得很高,然後國際炒家吃飽了就離場,最後損失的是大陸股民和香港股民。」

港股在溫家寶開口後首個工作天開市即下跌半成,兩天後再挫一千點,股市「調整」顯然還未完成,分析師紛紛提醒後市要謹慎;而重災區的還包括中國滬深股市,上周滬指累計大跌8%,創出本輪牛市最大周跌幅。同時,也是九年來的最大周跌幅。

反駮宏調不力的指控
在跌潮中損手的大陸股民紛紛大罵政府出爾反爾,有大陸網民更在網頁上指「溫家寶是千古罪人」。也有報章批評中央在宏調上不力。

面對國內的批評,溫家寶似有備而來,繼三日高調發表「港股直通車」言論後,六日在莫斯科接受香港媒體採訪,就上述批評做出回應,指有關中央宏調不力的言論,既不符合事實,也不符合邏輯,並強調宏調政策會繼續推行下去。

溫家寶表示政府會從全局出發發展經濟,並強調會繼續做下去︰「我還是那顆赤誠的心,而且要繼續做下去。」

直通車令溫腹背受敵

這番講話被外界解讀為溫家寶對國內官場對他的高調批評的一番回應,也展示了強硬的立場,事實上,消息人士指,大陸經濟發展過速,溫家寶一直被批評宏調不力。而港股直通車計劃更令他腹背中箭。

據香港《壹周刊》報導,溫家寶其實在十月十三日已經拍板殺停港股直通車,當時溫家寶和國務院轄下的財金官員開會時,承認港股直通車推行得『太過草率、影響面大』,自己『作為總理,要負主要責任』。事關溫家寶見多番宏調不利,於今年三月主動提出『泄洪』措施,疏導國內過多的資金,由專責做宏觀預測的法改委主席馬凱在政府會議中,提出港股直通車計劃,可以泄洪之餘,又把錢留在自己人的香港,而試點則選擇在溫家寶的家鄉天津。

今年八月,外匯管理局正式公佈有關計劃後,隨即惹來大陸逾千名大陸散戶,趕到天津中行預約登記,有關消息也被認為是穩定香港股市的一個舉措,香港股市在美國次貸危機亞洲大跌的情況下,逆市大升。

「下周開始中行天津分行之外的四個網點將能夠開始受理港股直通車業務,而具體業務辦法也將於下周內出臺。」中國銀行(行情論壇)行長李禮輝八月二十三日舉行的年中業績發布會上說道,一時間,港股直通車如在箭發。

部門分餅不勻

然而這項尚未開通的直通車計劃,即惹來中共金融部門間內鬥。熟悉股市內情的曾淵滄指,外匯管理局當初向媒體披露時,可能因為保密的原因,沒有和其他部委討論過,在消息宣佈之後,監管銀行的銀監會、和主管證券市場的證監會皆諸多不滿,陷入爭執。

銀監會認為外匯管理局宣佈由中行接手,是「踩過界」,因為他們沒有權力指定銀行。雖然中行是香港最大規模的大陸銀行,唯一一個有條件做此項業務的銀行,但規模較小的工行、建行和交行已分別向證監會和銀監會提交申請開辦此項業務。除天津濱海新區和中行外,各地、各家銀行都欲搭載港股直通車。北京、上海和廣州也有望成為試點地區。

而與此同時,證券公司包括中信證券(行情論壇)、國泰君安和招商證券(行情論壇)、以及部份商業銀行等向國務院和中國證監會上書反對開通直通車,它們的主要理由是資金安全問題。但一位不願具名的金融業分析師認為,居民大規模炒港股將減少大陸券商收入,同時會從大陸銀行抽出大量資金,會對中小銀行流動性產生影響。

《壹周刊》報導指出,港股直通車引起溫家寶手下『財金五虎』內鬥,各自因利益互不相讓。其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主張以天津為試點,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主張擴展到四十個城市的四大銀行,而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認為規模有限,而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則認為個人投資不受限制。財政部部長金人慶一直反對直通車計劃,更突然在十七大前辭職,令外界譁然。

外界一度傳,大陸金融部門各占山頭,分餅不勻,讓溫家寶備受壓力,所以直通車遲遲不能開通。

憂慮資金外逃

但著名經濟學家草庵居士認為,溫家寶殺停直通車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因為中共面對經濟極端泡沫的雙難處境,令他們實行任何政策都非常謹慎。「開通港股直通車的緣由,是因為當初中共面臨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股市泡沫加大,面臨崩潰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中共想把錢分到香港去,造成香港的股市泡沫,香港股市大漲。同時中國司法制度缺乏監督,造成大量的錢出逃,通過香港往外逃向世界,這個讓中共感覺非常危險。」

他認為,溫家寶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選擇暫時關閘門。「中共現在面臨非常難的抉擇,錢只能在封閉圈內,封閉得發酵,開通了,可能錢瞬間就跑掉了,造成大陸股市一瞬間就垮掉,經濟沒有辦法收拾;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選擇寧可暫停直通車,寧可讓大陸泡沫化,他們好控制,這是他們最後的抉擇。」



雖然溫家寶為暫停港股直通車計劃做出種種解釋,著名經濟評論家草庵居士認為,實際上是中共擔心資金外逃,造成大陸經濟崩潰。(新紀元)

另外,港股直通車的通車還可能對中共一直不想開放的人民幣市場帶來衝擊,造成經濟失控。「因為你在流通的時候,牽涉一個自由買賣的問題,令中共的固定匯率形成虛設,很多人會利用這個手段,無論人民幣升降,都會有人在人民幣匯率中套取大量金錢,意味著整個經濟失控,他們寧可經濟拖延,也要壓一下。」

草庵居士認為,從直通車政策的反復性可看出中共的股市泡沫已經達到頂峰,任何宏觀條控措施都沒有作用,而且越調越高,他預計明年五月到八月中國經濟可能出現一個大的調整。『我想中共再出手任何政策都晚了,中國現在處在一個非常慘的經濟崩潰的階段,再也沒有一個好的辦法去解決了』

華府中國問題專家石臧山表示,宏觀調控難以貫徹,中國的很多問題難以解決,主要是因為共產黨內部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官僚利益集團。他認為,要解決中國的問題必須跳出中共的那套系統。

衝擊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評論指,無論直通車開通還是暫停,直通車事件顯示,香港和澳門沒有兩樣,都是在中共體制外的大賭場。只不過香港用的賭具是股票,看似公正公平,但因為給黑箱運作的中共政策牽著鼻子走,忽然大升忽然大跌,全沒有辦法預測,這比澳門還不如。

評論稱,早前香港特區政府耗資百億公帑入股港股,成為最大的股東,已經令市場化運作的香港股市透明度讓人存疑,這次再發生直通車事件﹐香港憑什麼維繫國際投資著的信心﹖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如何保障﹖



港股直通車事件表(新紀元製表)

第二篇文章

香港聯繫匯率的衝擊波



有二十四年歷史的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如同一道堤岸正經受著資本洪水的拍打。香港金融管理局十月三十一日五次干預匯市,先後沽出逾七十八億港元,買入美元。(Getty Images)

零七年十月,短短一星期之內,港元匯率兩度升至7.75的強制兌換上限,結果造成金融管理局不得不大量買入十億美元,賣出港元。這是近年來罕見的港府出手救市行動,香港聯繫匯率制度是否面臨決堤之險﹖

今年六月,香港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在接受訪問時,曾透露二零零二年,港元受到衝擊時,當時的財政司長梁錦松及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曾經與他研究過是否放棄聯匯。
隨後,梁錦松接受電臺採訪時證實了有關說法:「當時你要選,一是(放棄)聯繫匯率,二是滅財赤,不可以兩個都不做,一定要做點事。」他並詳述了一旦放棄後的步驟。

梁錦松的發言引起軒然大波,立法會議員質疑他們洩密。前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立即以書信告誡梁錦松,請他不要再就此事公開發言。隨後梁錦松出席公開活動時就不再評論有關議題。

兩位前高官的回答,首先揭穿了內幕,證明聯繫匯率不是一塊鐵板。實際上,政府也有考慮過是否脫手,而另一方面,也說明聯繫匯率的討論在香港仍屬禁區,觸碰不得。

人民幣升值衝擊香港聯繫匯率

二零零二年,香港面臨國內通脹及政府連年財赤,中銀旗下的中銀國際,在當年九月曾發表報告指出聯匯阻礙香港經濟成長,立即引起軒然大波,一年期美電溢價一度顯著抽高。當時訪港的中共前總理朱鎔基力撐聯匯制度,狠批報告失當。中銀國際研究部董事總經理何綽越因此黯然離去。

然而五年後,外國通訊社在今年六月十四日引述中銀香港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隨著大陸及香港兩地經濟關係進一步強化,港元匯率機制現時已隱含人民幣因素。受到人民幣升值的影響,熱錢的衝擊削弱利率套利功能,香港與美國的利率走勢已長期偏離;另外,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下,港元已成為了人民幣的資產代替品,人民幣因素已滲入了港元價值。香港特區政府有必要及早檢討聯繫匯率制度,以便如實反映人民幣因素在港元的影響。

雖然後來中銀強調,報告只供公司同事及客戶參閱,並不是作為公開發表用。發言人同時強調,報告純屬研究員的個人觀點,為學術探討,並非政策建議,亦不代表銀行立場。

但處於政治敏感地帶的中銀絕不會空穴來風,也不會忘記當年被整肅的命運,有分析人士指出,中銀此篇報告是在暗示港府有可能要放棄聯繫匯率,在面對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情況下,港府可能要先做出犧牲。

港府主動入市 聯匯再受考驗
隨著港元兌美元匯率走強,並在今年十月下旬兩周內逼近金管局設定的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不得不出手壓制港元,聯繫匯率制度再度受到考驗。

報導指出,香港金融管理局為了將美元兌港元匯率維持在7.75至7.85港元這一浮動區間內,十月三十一日五次干預匯市,先後沽出逾七十八億港元,買入美元。金管局二零零五年五月確定現行匯率浮動區間後一週曾干預過匯市,而目前則是該部門自零五年以來首次被迫採取類似行動。但這可能不會是最後一次。

《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香港匯率制恐遇決堤之險〉,稱這道已有二十四年歷史的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堤岸正經受著資本洪水的拍打,香港發現自身正處於美國經濟疲軟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交匯點。而矛盾就體現在聯繫匯率的浮動區間上。由於採用聯繫匯率,加之美元的長期貶值,港元兌歐元匯率在過去兩年中下跌近 20%。然而受中國股市飆升的影響,最近幾週港元一直在向浮動區間的強方兌換保證逼近,並有突破的勢頭,而這正是金管局要盡力避免的事情。

市場流傳港府正遊說北京支持改變聯繫匯率制度的消息,雖然金管局主席任志剛明確否認,取消聯繫匯率不過是交易員和投資者的猜測。但摩根大通的外匯分析師克勞迪奧‧派倫表示,期貨價格走勢顯示,市場認為香港在未來三個月修正這一浮動區間的可能性是57%。

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十一月三日對港股直通車的談話,香港財經人士解讀為是和國際炒家的一場拼殺,為香港穩定聯繫匯率制度隔洋發功,此舉既可為港股降溫,亦可免大陸人在港股高位下來大舉入貨接火棒。

聯繫匯率會出現調整﹖

然而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穩定絕不是靠領導人的講話來穩定的,未來衝擊港元匯率,逼迫港元升值的戰爭仍將繼續。分析指出,聯繫匯率不脫鉤的結果是游資繼續湧入,最後是塑造一個超大的泡沫,股市樓市被狂炒。

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曾淵滄曾經提出一個中間著墨的平衡方法,是擴大目前的浮動上下限,由7.75至7.85改為6.8至8.8,讓港元匯率追上人民幣匯率,可以改善通脹的壓力,以應付美元的波動。但他認為,在國際游資的追殺下,港府不會放棄聯繫匯率,因為這會造成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和波動,聯繫匯率的調整應該在風平浪靜的時候悄悄改變。

世界上沒有一個不會爆破的泡沫。若聯繫匯率出現重大調整,則將為諸多分析師預期中的港元與人民幣掛鉤鋪平道路。果真如此的話,香港經濟就將與大陸進一步靠攏。

小檔案:聯繫匯率制度

● 八十年代初,香港出現前途問題,加上香港股市出現股災,市民對港元信心出現動搖,港元不斷貶值。一九八三年九月,香港出現港元危機,港元兌美元跌至9.6 港元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香港政府於當年十月十五日公布聯繫匯率制度,港元再與美元掛鉤,匯率定為7.8港元兌1美元。此後穩定下來,聯繫匯率制度一直實行至今。

● 香港金融管理局在二零零五年五月十八日推出三項優化措施,改進港元聯匯制度,使港元利率更加貼近同期美元利率:在1美元兌7.75港元水平設立強方兌換保證;將弱方兌換保證由7.8移至7.85;在強方及弱方兌換保證水平之間,金管局可以進行符合貨幣發行局制度原則的市場操作。當時美元疲弱,市場憧憬人民幣升值,資金不斷流入香港。

歷史上三次衝擊波
● 九十年代初期,美國經濟衰退,大幅減息,港元利率也大幅下降,結果出現了大幅通貨膨脹,巨額的外資熱錢流入,挑戰聯繫匯率,港英政府決定不脫鉤,打算以真正的負利率來趕走銀行裡的資金,這一招果然有效,外資快速撤出。

● 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港元曾受到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資者大手買賣而造成匯價大幅波動,其後香港金融管理局決定投放資金穩定匯價,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世紀豪賭」,港府吃進五百億便宜港元,令7.8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才可繼續維持。

● 零七年十月,短短一星期之內,港元匯率兩度升至7.75的強制兌換上限,結果金融管理局不得不大量買入十億美元,賣出港元。

(注﹕本文轉載自《新紀元》第45期專題新聞,分兩篇文章組成,包括《撲朔迷離的港股直通車》和《香港聯繫匯率的衝擊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飛天茅台散瓶批發價跌破2100元
內蒙女子等紅綠燈被車撞飛輾壓致死 畫面曝光
中國財政收入縮水 跌幅創一年多來新高
中共發射運載衛星火箭 殘骸疑掉落貴州村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