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印度經濟追趕中國

胡少江

人氣 2

【大紀元2月10日訊】根據最新的報導,印度去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超過了百分之九以上,達到印度經濟發展史上的最高水準。這也是印度自一九九二年實行“辛格新政”以來,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第十五個年頭。雖然與中國相比,印度的增長速度要低一個多百分點。但是,印度的高速增長已經讓中國這個龐大的鄰居感到了不小的壓力。

印度的增長與中國相比,有幾個明顯的不同點。只要我們回顧一下中國改革以來的增長,不難發現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高低起伏很大。最高的增長年份增速高達近百分之十三,最低的年份則低於百分之四。一個國家經濟增長出現高低起伏,本來並不令人吃驚,但是中國增長速度的高低落差之大卻是不多見的。相比之下,印度改革以來的增長總體速度平穩,起伏不是很大。這說明,相對而言,印度的增長據相對穩定的內在機制。而中國則缺乏這一機制。

第二個不同是,在中國的經濟增長中,外資所起的所用比較大。印度的對外開放不僅比中國要晚一些,而且開放的力度、尤其是進口關稅降低的幅度比中國要小得多。不僅如此,出口產品在國民經濟增長中所占的比重也比中國要低許多。對這一現象,人們有不同的看法,不少人認為這正是印度不如中國的地方。同時,也有不少人認為,這一點雖然制約了印度經濟以更高的速度增長,但是它也充分顯示了印度進一步增長的潛力。

第三,印度老百姓在分享經濟增長的利益上比中國的老百姓要實惠得多。不錯,由於經濟改革的起步較晚和人口增長過快等因素,印度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不到中國的一半。按照聯合國的標準,印度處於每日人均收入一美元的貧困線以下的貧困人口比中國要多。但是從收入差距來看,印度的貧富之間的差別總體上去比中國要小。用來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指數,印度為零點三六;中國則高達零點四五。從動態上看,印度的貧富差距正在緩慢縮小;而中國的貧富正在以歷史上最高的速度擴大。

中國和印度的高速增長,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龐大的廉價勞動力。與此同時,創造增長的印度勞動者們的工薪收入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長。最近,跨國人力資源諮詢公司“國際ECA”在全球四十五個國家進行的。調查結果表明,“印度人的工資增長將是最高的,公司預計年工資增長為百分之十二。重要的事,雇主們並沒有為印度工資水平的增長感到不安,他們對勞動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和公司收入的進一步增長充滿信心。相形之下,中國普通勞動者的工薪增長水平就要低得多。

第四,印度的增長質量高於中國。從增長的結構看,中國的投資約占增長的百分之五十,而印度則要低得多。整個印度的國民儲蓄裏只有百分之二十四,而且外資的流入也不到中國的百分之十。以較少的投資推動較高的增長,說明印度的資金使用效率比中國要高許多。不僅如此,印度的資訊技術產業、高附加值的出口產業,都比中國同類產業的效益要高。

與中國長期的車同軌、書同文的統一歷史相比,分散的小邦國和眾多的民族語言在印度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所以,不論是從組織經濟發展,還是組織社會生活的角度看,印度都有著比中國更加困難的一面。應該說,一個穩定的民主政體和改革以來的高速經濟增長共存的局面,不僅值得只有五十多年統一歷史的印度感到驕傲,也值得其他發展中國家借鑒。面對這樣的事實,還要一味地迷信所謂的民主無法適應經濟增長的謊言,如果不是無知,就是自欺欺人。

印度還有許多問題。但凡到過印度的人,對印度落後的基礎設施水平無不蹙眉,印度的貧困人口的教育和醫療的匱乏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但是有一點,人們似乎對在民主制度下解決這些問題具有信心。反之,在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人們對來自社會動盪的威脅、對環境的不可逆轉的破壞、對經濟發展的不可持續性的擔憂則要高出許多。說到底,印度的信心來自於人們對社會制度的信心,中國的擔心來自於人們對社會制度的擔心。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陳破空:對中國的錯誤解讀
港媒:中國經濟繁榮數字背後有沉重陰影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痛斥奸商為富不仁
學者:中國經濟增長太快不是好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