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工業局:2008年成衣占紡織品用途比降至6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蔡蕙如台北十三日電)經濟部工業局今天指出,因應區域整合與配額取消對台灣成衣產品的負面影響,台灣紡織業應開發新用途,目標在二零零八年將成衣占紡織品用途比例由目前的百分之八十降至百分之六十,並達到產業用途比例百分之二十、家飾裝潢用途比例百分之二十的目標。

工業局去年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區域整合對全球產業分工的衝擊及台灣的因應之道:以紡織業為例」研究計畫,下午舉行記者說明研究成果與因應對策。

工業局表示,研究顯示區域整合與配額取消對台灣紡織業造成負面效果,尤其下游成衣產品影響最甚;台灣應加強全球化佈局進入區域市場,深耕研發與促進紡織業的跨產業合作。

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林俊甫分析,區域整合使全球紡織產業分工產生貿易移轉效果,區域內國家因分工整合更緊密,例如加拿大、墨西哥和中美洲國家與美國的分工關係因區域整合而更緊密,歐洲的羅馬尼亞、土耳其等也取代北非國家成為重要成衣加工廠。

此外,自由配額的取消使中國、南亞等亞洲國家成衣以低價優勢補充區域整合的不足而得以進入歐美市場,亞洲地區形成多個以低成本為基礎的生產基地,產品銷往全球各地。

工業局產業政策組長連錦漳指出,台灣礙於政治局勢較難加入區域整合或與非邦交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面對南韓、日本的競爭,解決之道是透過全球佈局進入區域市場,往中、南美洲邦交國佈局以前進美國市場,或往東南亞鄰近國家投資以分散風險。

另外,善用台灣高科技優勢發展機能性紡織品,促進跨產業合作開發紡織品新用途,企業整合資源朝向大型化發展以因應激烈競爭,利用世界貿易組織WTO談判增加產業籌碼,加強行銷及品牌建立都是未來因應的方式。

連錦漳表示,台灣的成衣占紡織品用途百分之八十,和其他國家相較比例過高,未來可朝向其他附加價值較高的產業發展,例如家具裝潢業、工業用產品等;工業局預計二零零八年將成衣比例降至百分之六十,家具與工業比例各百分之二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