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談化療期間的營養治療

張麗娟 營養師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5日訊】癌症高居十大死因首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提高癌症治癒率之最高原則外,病患的營養狀況也關係著治療的成敗;好的營養狀況對於病患的免疫力及治療的忍受性都有提昇的作用,間接也增加了治療的成效。

  抗癌治療包括放射、化療、免疫及手術治療,各自可能產生不同的副作用,並加重癌患的營養不良狀況。以化學治療而言,抗癌藥物不只對腫瘤細胞有作用,對正常細胞也有很強的作用,這些細胞包括骨髓、髮囊生殖系統、以及口腔、食道和胃腸道的黏膜細胞。當消化道黏膜的上皮細胞受到化學藥物的破壞時,營養素的消化吸收即會受到影響。化學藥物影響食物攝取及損害消化吸收能力的原因,除了來自於化學藥物對消化道黏膜的直接毒性外,其亦會造成噁心、嘔吐、口腔潰瘍、口乾、厭食和食慾不振等而間接改變食物的攝取及利用。

●如何改善影響進食的症狀,增加腫瘤病患的營養狀況:

(1)保握恰當的進食時間:在兩次化療間或下次治療前,止吐劑或止痛劑發揮作用,只要感覺飢餓想吃東西時,到了正餐或點心時間,能吃就吃。

(2)少量多餐進食:增加熱量攝取,可以在睡前及兩餐之間補充高蛋白、高熱量點心或飲料,如乳酪、核果。吃正餐時,切忌喝大量液體,並應避免熱食,最好少量多餐,並放慢進食的速度。可以吃較接近室溫或冰冷的食物,並選擇口味較淡的食物,使用吸管小口喝。

(3)增進食慾方式:用餐前做適度的活動,或食用少許開胃食物、飲料(如:酸梅湯、洛神茶、果汁),避免太甜或太油膩的食物及經常變換烹調方法,注意色、香、味的調配以增加食慾。

(4)改變食物質地:當口腔或喉嚨食物有潰瘍、疼痛的患者,製成較潤滑的型態或以細碎食物供應,並以芶芡方式烹調,或與肉汁、肉湯等同時進食可幫助吞嚥。

(5)適當選擇食物:由於化療期間易發生腹瀉,建議患者應注意水分和電解質的補充,除了少量多餐原則之外,避免避免乳製品、油膩、高纖食物或含刺激性成分的食物。腹脹時避免食用易脹氣的食物、粗糙多纖維的食物,如豆類、洋蔥、瓜類、牛奶、碳酸飲料等食物。

  為避免發生便秘,應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及纖維,如全榖、全麥類,蔬菜,也可攝取有利腸胃道蠕動的食物,如黑棗、梅子汁、決明子、並維持規律且適當的運動。

(6)注意用餐環境:家人應注意病患食慾,培養用餐心情與環境,讓病患儘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增進用餐時的食慾。

文章來源:台南市立醫院醫療網(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