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斷源專案 截機防詐有一套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侯千絹、黃敦硯、劉力仁/綜合報導〕詐騙集團猖獗,電信警察執行「斷源專案」,鎖定手機門號過多的用戶進行稽查,並要求用戶簽名具結手機不做違法用途,民眾則認為個人隱私未受尊重,且部分電信警察執勤方式、態度不佳,對其盤查頗有微詞。

電警隊:逾十個門號才查

電信警察隊則表示,電警隊於去年12月8日起執行「斷源專案」,針對個人在單一電信公司申辦超過十個門號者,或公司、企業戶超過廿個門號者,進行測試、查訪,一旦發現門號流入詐騙集團手中,便立即停話,以免民眾受騙,「斷源專案」不是要擾民,更不會侵犯隱私權,會再加強員警執行技巧,並要求員警執行時一定要穿著制服、使用警車,出示證件,不要衍生誤會。

擔心隱私曝光 民眾不領情

屏東縣一家通訊行的韋姓店長,因為名下有多支手機門號,最近電信警察登門訪查,一進門立即核對身分,進一步詢問是否為己用,隨後要求她在一張單據上簽名,內容載明手機確為其所有,若有使用在違法情事,自負相關責任。

另有一名中年男子也因擁有多支門號而被電信警察找上門,他質疑,辦手機給孩子使用也不行嗎?

用戶對於電信警察的盤查頗有微詞,除警察態度不佳外,登門訪查又未主動出示證件或述明調查原由,一上門就要求用戶核對身分,還要求用戶簽名,簡直把用戶當賊看,令人有不受尊重的感覺。

手機銷售人員透露,用戶申辦多支門號目的不一,有些基於業務需要,有些年輕人是為換新機型的手機,很多人則是送給地下情人,通信警察長驅直入的調查,很容易引爆家庭或感情風波。

屏東縣政府消保官程俊指出,警方貿然登門查詢用戶的手機使用或要求簽署單據等做法,明顯侵犯民眾的隱私權。

查獲兩詐騙集團及四基地台

電警隊則指出,執行斷源專案以來,已成功斷話八千五百多個門號,查獲兩個詐騙集團與四處詐騙基地台;去年底,民眾一週打到一六五的檢舉電話有六千五百通,到了今年2月初,降為每週三千二百通,顯示斷源專案已見成效。

逮到一外勞申辦幾百支門號

電信警察南部中隊中隊長陳順和也表示,屏東就查獲一外勞名下竟有幾百支門號,經查係和不法通訊器材行掛勾,以一門號一千五百元至四千五百元的價格賣給詐騙集團。

電警隊強調,當事人會對警方拜訪感到突然,應該是警方電話連絡不上,只能選擇逕自前往,而登門拜訪時,請民眾簽署的是「查訪紀錄」,並不是切結書。

NCC:執法技巧應可改進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 )表示,異常擁有多支門號,的確是電信犯罪常見手法,「斷源專案」與NCC現行政策並不違背,至於執法技巧,應該可以改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