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日記(七):穆爾蒂印象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2月7日訊】(BBC記者 王榮加爾各達報導) BBC推出「印度週」大型報導,對南亞次大陸這個正在崛起的人口大國從經濟、政治和社會等各方面從多角度分析報導,跟讀者分享在印度的見聞。

印度軟件巨頭「信息系統技術公司」(Infosys)的創辦人之一,剛過60歲的穆爾蒂個子不高,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

接受採訪那天他本來只穿著襯衫,見我進去,一邊從電腦邊站起來,一邊套上上裝。

穆爾蒂印象

聯繫採訪時,從印度打他的手機,很快通了,結果知道他在達沃斯參加世界經濟論壇,時差關係,那裡是深夜。後來有一個晚上,還不到12點,接到一個電話,報了姓名後,對方非常歉意地說,噢,實在對不起,我是穆爾蒂,打錯電話了。你趕快睡覺吧,睡覺吧。

見了面,他重提此事,再次表示歉意,但很快補充說,你也吵過我一次,我們扯平了。

我只有30分鐘。穆爾蒂電腦上的電子郵件還開著。採訪過程中不時可以聽到宣告郵件進信箱的叮咚聲。但是,他絕沒有一絲不耐煩的表情。半個小時到了,握手告別,穆爾蒂又坐回他的電腦前。

中產階級的價值觀

穆爾蒂有很多精彩話語被媒體記錄的,比如他說自己’思想上是資本主義,心裡是社會主義’,說面對競爭挑戰,企業必須全力以赴迎戰,否則就會「像晴朗的早晨的露水一樣消失」。

中產階級是印度目前一個很熱門的詞。近十年的改革開放,股市的強勁表現,使中產階級群體迅速擴大。穆爾蒂歸納印度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包括勤奮工作、重視教育、追求更好的生活、忠實於僱主、誠實。而印度資訊行業的大批職業人員都來自這個階層。他說,這是印度的優勢。

Infosys公司園區內綠樹成蔭,花草茂盛(BBC)


穆爾蒂本人出生於班加羅爾城外一個小村,父親是教會學校的教師。但他小時候上的是免費的公立學校。他強調說,他沒有在西方上過學,全部是在印度受的教育,但在英國工作過。跟他一起創辦infosys的五個夥伴中,有人留過洋。

穆爾蒂本人無論從財富還是事業來看,都不能算中產階級。他被人稱為印度資訊業之父,是成功企業家的一個樣板,是億萬富翁。但是,他始終是跟妻子住在兩居室的公寓。「每個人都會選擇自己最感舒適的生活方式」,他說,而他覺得簡單的生活方式最輕鬆自在,最適合他自己。豐衣足食就夠了。

那財富用來幹什麼呢?慈善捐款、教育。

穆爾蒂作為企業掌門人,保証公司不斷發展就是忠實於僱主 – 股東。另外,他認為自己是誠實的,因為不誠實的人也許能發達一時,但長不了。他印象中,一些中國企業家比較偏重物質財富,喜歡擺闊、炫耀。但馬上補充說,相信將來會有更多懂得社會責任、同情心和謙遜這些概念的企業家出現。

公司的價值觀

園區內不同的辦公樓建筑風格炯異,有像金字塔的,有現代雕塑式的(BBC)

「我們要讓Infosys不光成為印度最受尊重的企業,還要成為全世界最受尊重的企業。這點我們做到了」,穆爾蒂說。他當年和六個志同道合的夥伴用250美元創辦Infosys時,就決定,這個公司是面向世界的,所以必須採用世界標準,而不能是印度標準。現在Infosys除了業務依然是以國際市場為主,員工也越來越國際化,國籍有63種。去年還在美國200所大學招工,招了126名大學本科畢業生。

尊重,在穆爾蒂的詞彙表裡,除了利潤、規模、市值之外,還包括公司治理、工作環境、員工的才能發揮、對所在社區是否負責任,等等,那些在資產負債表上沒有列項的內容。

從Infosys總部,被員工和外界稱為「Infosys城」的大院來看,環境沒有更好的了。牆外修路,塵土飛揚,牆內綠樹成蔭,花草茂盛,噴泉的水珠在陽光下晶瑩剔透。不同的辦公樓有不同的建築風格,有像金字塔的,有現代雕塑式的,有線條簡潔而通體是玻璃鋼材料的,有花園,有劇院,有健身房,有五個飲食區(Food Court),還有商店和銀行。

公司配有自行車,供員工在大院使用。來訪客人則由身穿潔白制服的服務生開電瓶車接送。我去的那個樓最老式,還是紅磚的。公司的人叫它「文化遺產」樓,因為八十年代Infosys剛建這個大院時,這是第一幢樓。

去年12月,60歲的穆爾蒂退休後,從總部大樓的董事會主席辦公室搬回到「遺產樓」裡當年自己的辦公室。樓裡一塵不染,到處是大理石地面,沒有半點陳舊跡象。但他辦公室跟以前一樣,不鋪張,簡簡單單,最多的是書,還有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用的電腦。

穆爾蒂在不同國家的學院或機構的董事會有席位,在自己的公司,現在的頭銜是首席導師(chief mentor)。Infosys 內部有導師制,資深員工擔當年輕員工的導師,主要是擔當公司員工的師傅、長輩、輔導員、心理顧問、解決困難。導師不屬於管理層職位。首席導師,那應該是導師的導師。

這也是公司價值觀的體現。

出了infosys大門,腦子裡還在想中產階級的價值體系這個概念。中國中產階級數目龐大且日長月大,它有沒有一個價值體系呢?它的群體特徵在多大程度上,從什麼角度看,能夠被形容為中國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成分呢?

這是另一個大題目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印度日記(一):加爾各達印象
印度日記(二):西古地區農村採訪
印度日記(三):新古印象
印度日記(四):農民與土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