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斃死豬事件 台跨部會研究多管齊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7日報導】(大紀元綜合報導)台灣行政院農委會畜牧處處長黃英豪昨天在立法院表示,政府追查斃死豬流向不遺餘力,但難免仍有疏漏;為強化斃死豬管理,確保民眾食用安全,將加強推動、宣傳養豬戶為豬隻投保「成豬死亡保險」,盼今年達到570萬頭豬隻納保,未來達成全面納保目標。

農委會畜牧處處長黃英豪強調,政府查緝不法的決心沒有改變,但斃死豬流入市面,除有暴利之外,養豬戶血本無歸也是原因之一。黃英豪說,成豬死亡保險已在18縣市推動,去年納保豬隻總數達310萬頭,今年希望能達到570萬頭。畜牧處推動的「成豬死亡保險」,納保豬隻死亡時體重已有50公斤以上的話,每頭可理賠1,200元,可相當程度補償養豬戶損失,配合政府控管斃死豬流向的意願也會提高。

立委要求政府加強管理

斃死豬肉事件擴大,檢調查出已有不少斃死豬肉流入市面,從五星級飯店到路邊小吃都有可能使用。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天上午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負起責任,加強管理斃死豬。

國民黨團書記長徐少萍表示,台灣一年要吃掉900萬到950萬頭豬,平均每天要吃掉2萬8千多頭豬肉,2年前發生過讓人恐慌的斃死豬肉事件,2年後又發生1次。

無黨籍立委費鴻泰(台北市)表示,根據資料,正常豬隻染病死亡的比例約2%,即每年可能有15萬頭到20萬頭豬隻可能因病斃命,若所有斃死豬全數流入市面,以每公斤新台幣50元、總量2萬公噸計算,每年即有10億元暴利。

他又說,從檢調追查的結果來看,有很多斃死豬都從雲林縣境流出,他要求雲林縣政府拿出魄力加強查緝,不要幫黑心肉商講話。

跨部會研究 多管齊下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表示,雖然自去年6月起,就強制要求載運斃死豬隻的集運車輛加裝即時追蹤系統(GPS),但推估每年至少仍有2千600公噸斃死豬肉遭不肖業者外流。

為了斃死豬問題,昨天農委會、環保署和衛生署召開聯合會議,決議把全國所有養豬場,不論規模大小,一律納入環保署的事業廢棄物申報管制系統,同時,農委會也將清查4千多場飼養頭數在50頭以下,自行處理斃死豬的小型養豬場,並且建立名單,未來每年還要現場查核1次,防止他們把斃死豬外流。

消基會籲推履歷保險制度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程仁宏昨天表示,斃死豬從2001年起年年發生,令人懷疑政府主管機關把關績效不彰,呼籲政府加重違法業者的刑事等處罰責任,加強推動肉品履歷及豬隻保險制度。

程仁宏並說,豬隻保險雖已上路,但是暴利與無本仍讓斃死豬存在,農委會應積極推動肉品履歷制度,才能有效解決問題。黃怡騰說,目前豬隻保險為50公斤以上的成豬,使得很多50公斤以下豬隻無法納保,一旦斃死,就可能流入非法屠宰。

程仁宏及黃怡騰都強調,政府應修法加重違法業者的刑事等處罰責任,甚至將不當得利的財產充公,才能收到遏止效果。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委員駱秋英呼籲,消費者不要貪便宜買來路不明商品,就能良幣驅逐劣幣。她表示,買肉品可遵照以下原則:一、生鮮肉品外觀應呈粉紅色,具有彈性且表皮光澤無異味;二、豬皮上應蓋有「屠宰衛生證明」紅(紫藍)色章戳;三、攤位上須檢視是否掛有當天屠宰證明書。若發現有病死豬或私宰行為,可向消基會檢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