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正名制憲國際觀點就是台獨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9日訊】者王寓中、李明賢、陳杉榮/專訪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正名制憲就是片面改變現狀,從國際的觀點就是台獨的做法,將牽動美、日、中態度。他說,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最重要的是台灣要防止在經濟上被邊緣化,應師法愛爾蘭對歐洲、新加坡對東南亞模式,將中國大陸納為腹地。

以下是訪談內容。

問:李前總統說台灣主權獨立,別再談台獨,您有何見解?

答:我對李前總統的主張予以尊重,但過去李前總統與台獨聯結在一起,因而他提出這樣的主張,令人錯愕。倒是李前總統提到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主權獨立國家,則是大家的共識,畢竟不能說中華民國在台灣五十多年,卻還說台灣是沒有獨立的國家,這與事實不符。

李前總統提及台灣不需要再次宣布獨立,主軸在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需獨立兩次,因而強調制憲正名。但制憲正名,美、日、中等國都會看成是片面改變現狀,從國際觀點就是台獨做法,當然,這還看要怎麼解讀。

國民黨的看法很清楚,現階段維持台灣現狀,包括國號、國旗相關體制,不把台獨當選項。我們要與大陸發展正常關係,包括經濟、安全等,我曾提出五不、五要,就是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終統論是李前總統任內訂定

問:你過去曾主張終極統一論,遭到若干人士強烈批判,是否願意解釋?

答:終極統一論是國統綱領的主要內涵,這是李前總統任內訂定,並非我推銷或主張。問題是倘若大陸沒有達到自由民主均富的標準,或台灣人民無法接受,談這個毫無意義,所以我們只能談改善兩岸關係。

台灣未來最大的挑戰,還不是中國大陸的武力威脅,而是經濟問題。原先大陸沒有能力在經濟上邊緣化台灣,可能現在有這種能力了,如果我們不主動突破情勢,未來就可能被邊緣化。

東協十國加三是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目前印度與澳洲也可能納入。這麼大規模的經濟整合,台灣卻被排擠在外,這才是最大威脅。

問:中華民國憲法並沒有經過二千三百萬人制定,主張制憲者念茲在茲,你的看法呢?

答:民國三十五年制憲時有台灣代表,十五年來七次修憲,民進黨也有參與。當然,任何一部憲法不能說都不修正,但三年前修憲後,最少要等實施後,再來談修憲。國民黨現階段是尊憲行憲不修憲。年底選後有新的國會,再來考慮要不要修。

目前包括美方都不把中共對台威脅看成是台灣最大的問題,尤其現在台海情勢沒有嚴重衝突,對於民進黨若干敏感挑釁動作,美方第一時間表達強硬態度,又是另一警訊。北京不再親自出手,而是透過華府處理,顯示北京涉台事務比以往更厲害,我們要提高警覺。

美國是我們最好的朋友,過去幾年摩擦多,難道當局不需檢討?我們一再利用過境消費美國,造成關係緊張,卻不實質改善台海兩岸現狀,問題已延燒到經濟層面。

例如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楊甦棣日前說,「兩岸不三通,台美不會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這怎會扯在一起呢?美方難道會如同獨派人士所說「要我們向中國大陸投降嗎?美方要出賣我們嗎?」關鍵在於美方看出情勢,不這樣做會被邊緣化,邊緣化就會危及美商在台利益,這是很現實的。

問:你認為台灣要避免被經濟邊緣化,應扮演什麼角色?

可師法新加坡把大陸作腹地

答:台灣地理位置在東亞中間,可以好好利用,將大陸視為腹地,例如愛爾蘭拿歐洲當腹地,新加坡將東南亞當腹地。台灣生存之道,應該是運用大國之間可能的友好與矛盾,發展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與所有大國為敵。

國民黨對於台灣願景的主軸是「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愛台灣是以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為主,不必拘泥於形式上的東西,這才是謀國之道。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