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總統席哈克十二年政績毀譽參半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12日報導】(中央社巴黎十二日法新電)法國總統席哈克昨天宣布決定揮別政壇,不尋求第三任任期,引發媒體大幅報導,法國媒體對他多所美言,不過若干海外和法國媒體,則不忘直言批評席哈克任內政績。

法國媒體試圖以平衡口吻報導席哈克退出政壇,讚揚他在國際場合竭力捍衛法國和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

儘管不提席哈克早年擔任巴黎市長期間的諸多貪污指控,但法國媒體對他擔任總統十二年的政績則不吝批評。

「論壇報」指出:「席哈克未能喚醒國家和民眾對基本經濟問題的認識,他會讓法國陷入麻煩。」

媒體批評席哈克舉辦歐洲聯盟憲法條約公投,卻未積極宣導,導致法國選民於二零零五年否決歐盟新憲。

中間偏右的「十字架日報」指出:「如果不是因為過度自信和冷漠,搞砸了法國的歐盟憲法批准程序,他原本能讓歐洲趾高氣揚。」

英國媒體則對席哈克極盡批評之能事。

「每日電訊報」指出:「依慣例我們得對宣布引退者多多美言,不過對席哈克還真不容易。」

「金融時報」指出,外界多批評席哈克在重大議題上大轉彎,封他為「投機者」,「衛報」更稱他為「牆頭草」。

不過金融時報也說,即使是批評者,有時也對席哈克的決定給予讚美。

金融時報指出:「外界讚揚席哈克,坦承法國應為二戰期間遭德國佔領時驅逐猶太人負責。他也在二零零三年率領﹃舊歐洲﹄,反對美國領軍入侵伊拉克,並對美國的單邊主義提出警告。」

「獨立報」指出,席哈克從政以來大力反對種族主義,並嚴格取締違規駕駛,挽救了估計約九千條生命。

不過金融時報也不諱言,對批評者來說,席哈克最引人矚目的紀錄是錯失諸多機會。

相關新聞
政府推國營事業改名 台聯:國家正名最重要
曼哈頓區長斯靜格新年演說
馬英九義民廟上香祈福 肯定鄭永金政績
法總統大選中間派貝胡合組政府論獲民調支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