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繁星校門窄 弱勢生難擠入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大學甄選招生正式展開,強調為照顧偏遠地區頂尖學子而設計、十二所研究型大學首次推出的「繁星計畫」受理報名,每所高中都可推薦一名學生,各高中成績優異學生有均等機會進入頂尖大學,然而,不少家長、學校反映,十二校學測門檻訂得太高,只能「望梅止渴」,偏遠弱勢學生恐怕還是落得一場空。

各項大學甄選陸續展開,四技甄選自3月1日至7日受理報名;一般大學部分,十二所頂尖大學的繁星計畫首先登場,3月2日至7日受理報名,一般大學甄選則於6日至12日報名。

其中大學繁星計畫,招生名額共計八百七十一個,簡章顯示,幾乎所有大學都設定甚高的學測門檻,利如陽明大學要求三頂二前、清大要求二頂三前,全國二百多所高中有一半以上無法達到,偏遠弱勢高中學生,就算排名全校前一%,也不敢奢望。

屏東縣屏榮高中教務主任徐福祥就感嘆,繁星計畫立意很好,但學測門檻訂得太高,該校學測最高分、總級分六十五級分的一名學生,比今年總級分頂標五十九級分高,但只有「三頂一前」,無法申請清大,其他十一校能申請到中央、中山,可是以他的成績參加一般大學推甄,一樣能上好大學,失去「繁星」作為第三條管道進入大學的意義。

苗栗縣苑裡高中也指,台大、台科大、中興、中山、陽明、元智等大學,限制一名學生同一學群只能填寫一個志願,且各系篩選標準不一,學校在沒有任何參考指標下,很難輔導學生選填,恐怕到頭來還是一場空。該校一名學生學測總級分達六十三級分,達到頂標,在校成績是全校一%、英文科也拿滿級分,但不敢填「台大外文系」,原因是該系要「比國文科學測高低」,這名學生國文僅獲十四級分,無法與其他都會區高中生相比。

馬祖高中校長陳善茂、南投縣各級學校家長協會理事長吳福濱受訪時也認為,「繁星」精神在補足偏遠地區教育資源不足的缺憾,門檻不宜太高。

未棄菁英本位主義 誠意令人存疑

記者謝文華/特稿

全國十二所頂尖大學推出繁星計畫,目的是要讓偏遠地區高中學生有均等機會進入「明星大學」,卻遭外界批評入學門檻太高,「好人只做一半」,這些頂尖大學似乎未放下「菁英本位主義」,純粹是配合「上面政策」做做樣子。

繁星計畫的構想,最早來自清華大學,而後教育部推動「五年五百億」的另外十一所大學,也該盡點社會責任拉近城鄉差距,十一所大學因此趕在今年匆忙上路,以「外加」方式招生。

「繁星」吸引人之處,在於通過門檻學生,不需其他審查資料或考科,升學之路比大學推甄更順暢。今年科技大學也首次推出繁星計畫廣招高職生,就只強調技能績優而未設筆試高門檻,受到政府五年五百億經費補助的國立菁英大學,卻還是以「擔心學生素質變差」為由設高門檻。

標準比大學推甄還嚴苛

清大指出,前兩年達到有「兩頂三前」學生的學校數僅約一百六十所,近百所學校達不到標準,故希望「達門檻者,填滿二十三個志願保證錄取」。以此推估,有校系訂出「三頂二前」,甚至「三頂」高標,並硬性規定申請同一學群者只能填寫唯一志願,比大學推甄還要嚴苛!實不知誠意何在?

另據統計,十一校共一百八十四個系參與,其中六十九系僅招一人,五十三系僅招兩人,難道一個系裡,一、兩個人的成績稍遜就足以拖垮整體素質?教育的目的,不就在拉拔上進卻機會不足的學生?「星星受到烏雲遮蔽,依舊無法照亮各地!」頂尖大學心裡到底有沒有偏遠弱勢學生?令人存疑。

〔網友投票推薦〕你認為這則新聞:
值得推薦 還可以 沒什麼(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