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正子斷層造影診斷大腸直腸癌肝臟轉移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嘉義報導)一名乙狀結腸腺癌患者,在手術與化學治療後的追蹤檢查中,發現癌指數持續攀升,卻一直查不出原因,直到接受PET/CT(正子電腦斷層造影)檢查,才在肝臟右葉發現一個肝臟腫塊。

大林慈濟綜合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王昱豐醫師10日表示,過去大腸癌患者肝轉移情況,在追蹤檢查時,有時會有癌指數上升,卻查不出病灶的情況,然而隨著科技進步,先進的醫學影像檢查PET/CT(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對於大腸直腸癌肝轉移能達到90%以上的鑑別診斷率。

一位49歲陳姓女子於94年12月初罹患乙狀結腸腺癌,接受手術切除與後續化學治療,追蹤之CEA指數都在正常範圍內。於95年11月中,接受PET/CT追蹤檢查,評估腫瘤復發或轉移之情形,發現在肝臟呈現兩異常代謝病灶,11月底經手術切除後,病理報告也證實此病灶來自大腸之轉移性腺癌。

王昱豐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病患中,約有30%的病患會有肝轉移的情況。如果不治療肝轉移,五年存活率約3%。在大腸直腸癌合併肝轉移的病患中,有將近25%仍舊可以開刀治療,手術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25%至44%。

王昱豐醫師表示,在評估大腸直腸癌是否再發病變時,需透過更精密先進的儀器來協助找出異常,PET/CT(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偵測大腸直腸癌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分別為95%及77%,而偵測大腸直腸癌的敏感性與特異性更超過90%,因此建議大腸直腸癌患者可以每年接受一次檢查,若腫瘤標記異常時則縮短檢查期間,以便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