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經部估機械零組件工具機2015年產值均逾3千億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十九日電)經濟部2008年將啟動「機械零組件全球競爭力倍增計畫」,擬 4年投入新台幣 6.3億元,盼台灣成為全球前三大零組件供應國、世界規模最大泛用型零組件製造供應基地、亞太地區最主要新興產業設備關鍵零件研發設計中心;預估工具機產業、機械零組件產業2015年產值均可逾3千億。

經濟部工業局表示,台灣機械產業2006年總產值上看8千億元,可望繼半導體產業、彩色影像顯示器兩項兆元產業後,成為下一項「兆元產業」。

工業局表示,台灣機械產業中位居龍頭的「工具機產業」,2005年產值正式突破千億元大關,同時帶動「機械零組件」蓬勃發展,近年成長率更因此超越工具機,2005年產值逾千億元、2006年產值1250億元,這兩項產業可說是「機械產業閃亮雙星」。

有鑑於此,經濟部工業局2008年將啟動「機械零組件全球競爭力倍增計畫」,4年擬投入6.3億元經費及整合相關人力、資源,盼把台灣機械零組件產品推向國際舞台,提升台灣國際地位。

工業局表示,此計畫可望連同工具機產業造就十家產值百億以上旗艦型企業,成為全球前三大零組件供應國,預估工具機產業、機械零組件產業2015年分別都可創下3400億元產值,成就下一個兆元產業。

工業局目前研擬推動三大策略,分別為國內機械零組件產業的旗艦型企業、整機帶動高階零組件發展、提升附加價值率。

工業局說,再加上競爭力倍增計畫,希望發展台灣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泛用型零組件製造供應基地、亞太地區最主要的新興產業設備關鍵零件研發設計中心。

此外,工業局也擬定「機械藍領白領人才培訓計畫」及「專業產業人才紮根計畫」二項配套方案,盼培養及提升相關產業人力素質。

工業局在「機械零組件全球競爭力倍增計畫」中也規劃了業界與學界認養機制,藉此鼓勵業界認養人才而學界認養技術,共同為產業紮根。

工業局強調,機械零組件產業屬精密機械的基礎工業,技術門檻與產值相對於高科技產業毫不遜色,且身負工業發展火車頭重要角色,也是國家經濟發展領導地位,是一項從業人口眾多,可長可久的基礎產業。

政府希望藉由致力推動機械產業技術提升,吸引更多人才投入,躋身全球工業強國行列之中,提升台灣國家主體性,奠定台灣國際地位與經濟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