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被指對解決氣候變暖不夠積極

【大紀元4月2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蓉湘2007年4月24日華盛頓報導)雖然中國已經公佈第一部“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但有西方媒體報導認為,中國為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所採取的措施太少。有分析說,目前最急迫的是解決氣候變化對水資源所帶來的問題。

*路透社:步驟太少措施不夠積極*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說,中國無限期推遲一項有關氣候變化的行動計劃,這項計劃原本應該在星期一公佈,在此之前北京中央政府曾經跟地方政府不斷進行協商。不過,中國並沒有說明延期的原因。

中國科技部去年12月公佈了中國第一部《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路透社報導說,中國對於氣候變化所率先採取的步驟太少。報導引述分析人士的話說,這些措施不夠積極,只能有限協助擴大京都議定書的相關會談。此外,在減緩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這些措施並沒有達到歐洲國家所認定的目標。

*陳建民:環保意識增加*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陳建民說,近年來中國的環保意識增加,這反映在能源政策上面。

陳建民說:「在能源政策上,中國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國,僅次於美國,目前中國著重新能源的開發,這是第一,第二是節能,第三是開發新的清潔能源,例如核能。」

*查道炯:水資源影響最迫切*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一份報告說,中國正面臨由於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潛在毀滅性影響。路透社說,中國面臨嚴重的淹水、乾旱以及農作物減產問題。

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查道炯教授表示,許多人關注熱島效應,但對老百姓來說,這還可以開空調解決。專長之一是中國能源外交與能源政策的查道炯認為,目前對中國最急迫的現實問題,應該是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

查道炯說:「酸雨嚴重影響農業收成的問題,例如重慶、四川盆地一些地區,氣候變化讓農業減產。還有,一些自然村莊由於沒有水而消失,中國也出現所謂的生態移民。」

*地表氣溫增長高於全球平均*

中國《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指出,最近50年來,中國年平均地表氣溫增加攝氏1.1度,明顯高於全球同期平均增溫速率。

報告的一個結論說,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年平均氣溫可能增加攝氏1.1~2.1度,由於平均氣溫增加,蒸發增強,總體上北方水資源短缺狀況將進一步加劇;未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增加趨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烹飪廢氣逕行排放溝渠即將開罰
昔跆拳道國手 今成肥皂達人
天然肥皂無患子  有機不傷身
華府綠建築教室 環保教育典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