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鹹潮愈演愈烈廣西擬建「三峽」戰鹹潮

標籤:

【大紀元4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於國香港二十五日電)近十多年來,珠江三角洲人口增加五倍,城鎮供水量增加十倍,但水資源調節能力相對不足,部分城市河段水污染嚴重,加上珠江河口地區大量挖沙造成河床下切,及出海航道的疏浚等,鹹潮入侵十分嚴重。據報導,當局擬興建類似三峽水壩,徹底解決困擾多年的鹹潮問題。

「南方都市報」今天報導,廣東的水源合格率僅百分之五十八,珠三角每年四十三億三千六百萬噸工業廢水、近二十億噸城鎮廢水注入珠江。小小珠三角造成的污染就相當於珠江流域的一半以上。

報導指出,珠三角城市污水處理率不到百分之十二,污水增加很快,治理卻遠遠跟不上。在調水壓鹹中,合格的淡水千辛萬苦被引進來,可是僅僅三天時間就幾乎都被珠三角的排污所污染,且鹹潮退後污染更凶。

令專家擔心的是有人主張「山區迎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如果高污染的企業跑到雲南、貴州,屆時下游的珠三角就永遠是污水排放區,花多少錢都無法清理。

專家指出,從硬體上來說,應盡快興建大籐峽水利樞紐,為壓鹹補淡提供可調配淡水。長江有三峽水庫,黃河也有小浪底,由於調度得力,黃河可調動的水量已經大過自然的徑流量,水沒有浪費。

而珠江的徑流量是中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河,流經六省區及香港、澳門,每年的徑流量二千三百億立方公尺,但可調用的水僅一百多億立方公尺,水都白白浪費了。

據報導,大籐峽位於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黔江河段廣西桂平縣城上游約十二公里,在水資源配置、防洪安全、水資源保護等方面都是珠江流域無可代替的控制性樞紐,相當於長江的三峽。

報導表示,中國國務院審議包含大籐峽水利樞紐項目的「珠江流域防洪規劃」,這項方案已被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接受,將爭取在「十一五」期間開工,建設約三、四年。專家估計,珠三角地區不再受鹹潮威脅還得等七年。 

徑流量指在一定時段內通過河流某一過水斷面的水量,用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水資源是否豐富。 

相關新聞
珠三角遭遇去年秋天以來最強鹹潮
海軍退伍軍官被鯊魚致殘後分享勵志心路歷程
組圖:三歲童裹襁褓拍出的萌照 俘獲眾人心
一退休夫婦踏上環球冒險之旅 遊歷96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