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婦問題 安倍訪美大考驗

標籤:

【大紀元4月26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26日將赴美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可能面臨的課題之一,便是今春以來在美國引發關注的慰安婦問題。美國國會目前正在審議一項要求日本政府針對慰安婦問題正式道歉的決議案,和自認早已道歉了事的日本政府之間存在極大的認知歧異。

據日本「每日新聞」25日分析報導,慰安婦問題在美國突然成為焦點,除了因為美國意識到歷史問題已成為國際政治障礙,企圖根本解決問題外,還與美國選區及人口結構變化有關。

慰安婦 已成外交問題

由美國日裔眾議員麥克.本田等人發起的慰安婦決議案,截至4月19日為止已獲得八十二名議員支持。事實上,這個原本在美國並沒有太多人關注的歷史問題,在安倍公開否認「日軍『強徵』慰安婦」後,演變成外交問題。

安倍訪美大考驗

美國政壇向來很容易將否認戰爭責任的政治人物視為「猶太人大屠殺否定論者」,而原本對慰安婦問題興趣缺缺的美國議員,正是在「反對慰安婦決議案,就等於附和否認大屠殺」的心理因素下,紛表達關切或贊同。

此外,以全美人口結構而言,相較於逐漸減少的日裔人口,中、韓等亞裔人口逐年增加,更積極從事國會遊說活動,在人口等同於政治實力的美國當地慢慢成為一股不可輕忽的勢力。不過,並不能因此將該決議案解讀成單純的「反日」活動。慰安婦問題決議案背後其實還有一批美國的亞洲研究專家作為強力後盾,這是因為美國似乎已體認到,日本的戰爭責任問題儼然成為安保政策的絆腳石。

像是為解決北韓核子問題所召開的六方會談中,中、韓對於日本的不信任感屢屢阻礙會議進展,也讓美國外交官員滿腔怒氣無處宣洩。因此去年1月,華盛頓當地一口氣便成立五個歷史研究小組,就是為研究該如何解決類似問題。

美國人民原本就對於侵犯人權以及對女性的性暴力特別敏感,加上美國如今的女性議員人數達到史上最高紀錄,嚴厲譴責過去戰時對女性的性暴力,同時致力防止悲劇重演的立場,已成為一種潮流與共識。安倍此行將如何因應美國當地對於慰安婦問題的質疑,也受到外界高度關注。

CNN專訪 安倍再度道歉

〔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將出發前往美國進行首相任內的首度訪美行程。在此前夕,安倍與夫人昭惠一同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訪問,兩人在訪問中針對慰安婦問題表達歉意。

昭惠夫人: 同情、痛心

安倍於24日的訪問中,針對近來飽受美國媒體批判的慰安婦問題表示:「在二十世紀各種人權侵害行為橫行的時代中,日本也脫不了關係,我對於慰安婦感到非常的抱歉。」昭惠夫人也強調:「以同樣身為女性的立場而言,真的是非常讓人同情,我由衷地感到痛心。」

由於安倍之前公開發言表示,「並無任何證據能證明日軍在戰時『強徵』慰安婦」,因此引發國內外輿論批判。此外,美國目前也有議員正在推動一項要求日本針對慰安婦問題正式道歉的決議案,促使安倍在訪美前夕頻頻在相關議題上放低姿態,希望能爭取美方的諒解與認同。

相關新聞
【熱點互動】從溫家寶訪日看中日關係(四)
日本接受戰後關於慰安婦判決  承認應負責任
王清峰:中共打壓神韻沒有道理
安倍重申對「慰安婦」歉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