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館科學桂冠廳開幕 展出諾貝爾獎資料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4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二十六日電)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新常設展示主題「科學桂冠」今天揭幕,展出歷屆諾貝爾獎得主的相關資料。策展人陳玫岑助理研究員說,「科學桂冠」廳希望能提供學生更深層的科學思考機會,除了學習科學知識外,也要學習科學精神、科學方法與科學態度。

工博館說,諾貝爾獎是科學界超重量級的獎項,也是人類智慧傑出表現的象徵。華裔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崔琦、朱棣文等人身上,可以找出許多蛛絲馬跡,對週遭事物的濃厚好奇心、勤思考、富想像力、能吃苦等都是成為科學家的重要人格特質,在「科學桂冠」展示廳中,民眾也可測試看看自己是否具有科學家的人格特質。

除介紹諾貝爾得獎者外,「吃的諾貝爾」介紹維他命的誕生、抗生素和人造奶油的提煉;在「醫療的諾貝爾」中X光、磁共振造影、人造血紅素和白喉、小兒麻痺等預防注射的的發明等。在「用的諾貝爾」區域中向積體電路(IC)發明人奇爾拜(Jack S. Kilby)致敬,還有科學家從自然界中找問題、想答案發現DNA、臭氧層、碳十四等。

科學家的實驗並非每一項都是順利的,有些事誤打誤撞,其中最有趣的研究非「威而鋼」莫屬,當初穆拉德(Ferid Murad)教授為了要找出心血管疾病的藥物,意外地發現一氧化氮的副作用居然可以治療陽痿,引發「威而鋼」的問世。「X射線」的發現,因為穿透力強,應用在人體的骨骼攝影上,也讓英國物理學家克魯克斯有些尷尬。

相關新聞
法國歐洲新聞電視台  採訪竹市玻璃工藝
工博館頭髮吊大象 考慮保育觀感改吊粗圓木
頭髮吊大象挑戰金氏紀錄 遭保育人士抗議
頭髮吊大象挑戰紀錄 保育團體關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