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處理氣候問題態度 歐洲不滿溢於言表

標籤: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布魯塞爾二日法新電)聯合國科學家準備在布魯塞爾發表氣候變遷報告前夕,歐洲對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唯二大國美國與澳洲不滿溢於言表。

「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預料將在長達一千四百頁的報告中說,氣候明顯地正在變遷,並警告未來還會發生更嚴重的狀況,而後果卻會由世界最貧困的民眾來承擔。

根據這份報告的最終版本,二零八零年前,十一億到三十二億人口可能缺水,兩億到六億人有挨餓之虞,另有兩百到七百萬人每年面臨沿岸洪患之苦。

為期四天的會議還在進行之際,歐洲環境執行委員狄瑪斯詳細說明這份透過更嚴格法規,降低歐洲聯盟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最新計劃。

他將此份計劃,與他形容為「世界第一排放國」美國的方案相比。

狄瑪斯直言批評:「(美國)採行的辦法對達成國際協議沒有幫助,也未降低(美國)排放量,因為他們現在高於一九九零年標準的六成。」

他說,歐盟二十七個成員國,二零零五年的排放量,比一九九零年的標準低百分之七點四。

他說:「我們希望美國更進一步,國際協商時不要再抱持負面態度…..他們絕對有必要採取行動。」

狄瑪斯同時責罵澳洲,他說,他不了解澳洲為何不認可京都議定書,「如果你認可京都議定書,未來付出的只是現在負擔的三分之一」。

主辦這場會議的比利時總理維霍夫斯達宣佈,「免不了會有不受歡迎的措施」,「採取那些措施,是政治人物──所有國家的所有政治人物之責」。

相關新聞
氣候異常汽車碰撞零件需求增 AM廠3月營收亮麗
氣候劇變造成至少兩億難民
科學家本週敲定氣候變遷影響最新報告
禦寒空氣要流通  電暖氣過熱小心脫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