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清明祭祖 籲妥善安葬先人遺骸

人氣 8
標籤: ,

【大紀元4月4日訊】 (大紀元記者季媛洛杉磯報導) 3月31日﹐清明節將近﹐南加華人歷史學會在洛杉磯長青墓園 (Evergreen Cemetery) 舉行清明祭祖活動。祭祖典禮依照古禮進行﹐以焚香﹑誦經等最古樸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同時﹐南加華人歷史學會再次重申了妥善安葬2005年洛杉磯大都會交通局(MTA)輕軌工程挖掘出的一百多具遺骸的要求。

祭祀儀式在華人「寶爐」前舉行。這座建於清朝光緒年間(1888年)的﹑洛杉磯現存的最古老的華人歷史古蹟﹐座落在長青墓園的西南角﹐包括兩座造型不同的磚造火爐﹐中間是一座刻有「敬如在」三個大字及「光緒十四」等小字的石碑。是早年華人焚燒金箔﹑衣物的祭祀場所。華人「寶爐」於1992年經洛杉磯市政府核准為保存古蹟﹐並於1997年完成重建修繕工程。


這座建於清朝光緒年間(1888年)的華人「寶爐」﹐是洛杉磯現存的最古老的華人歷史古蹟。「寶爐」包括兩座造型不同的磚造火爐﹐中間是一座刻有「敬如在」的石碑。是早年華人焚燒金箔﹑衣物的祭祀場所。「寶爐」於1992年經洛杉磯市政府核准為保存古蹟﹐並於1997年完成重建修繕工程。(攝影﹕季媛/大紀元)

「寶爐」﹐建於1888年9月。 (攝影﹕季媛/大紀元)

中間的石碑上刻有「敬如在」三個大字及「光緒十四」等小字。 (攝影﹕季媛/大紀元)

當年為修整華人「寶爐」四處奔走﹑貢獻了許多心力的南加華人歷史學會前任會長黎國威表示﹐清明祭祖掃墓﹐不僅是緬懷祖先﹐表達對華人移民先驅的敬意﹐也希望透過紀念活動﹐讓華人後代了解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使中華文化能在海外承傳並發揚光大。


加州物稅局委員趙美心(右)前來參加了祭祖儀式﹐並向南加州華人歷史學會頒發獎狀﹐表揚他們多年來為保護華人歷史遺跡﹐弘揚中華文化做出的貢獻。中為華人歷史學會現任會長黃偉佳﹐左為前任會長黎國威。(攝影﹕季媛/大紀元)

加州眾議員伍國慶在石碑前向先人敬酒。(攝影﹕季媛/大紀元)


洛杉磯市議員雷耶斯 (右﹐Ed Reyes) 也參加了華人清明祭祖活動。左為南加州華人歷史學會前任會長黎國威。(攝影﹕季媛/大紀元)

黎國威重申﹐希望洛杉磯大都會交通局遵守承諾﹐妥善安葬在地鐵施工中被挖出的華人遺骸。他指出﹐由於年代久遠和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已經無法辨認這些遺骸的身份和姓名﹐但他們是早期歷盡艱辛的華人移民﹐是我們的祖先﹐應該受到應有的尊敬。


祭祀祖先的香﹑燭。 (攝影﹕季媛/大紀元)

桌上擺滿傳統供品。(攝影﹕季媛/大紀元)

向空中拋撒五穀乞求平安。(攝影﹕季媛/大紀元)

資料記載﹐1850年左右﹐大批華人來到美國謀生﹐洛杉磯是最早的華人移民集居地之一。當時多數華人都從事築路挖礦﹑挑擔洗衣的工作。由於美國在1882年至1943年期間實行的「排華法案」﹐法案規定華工不得申請家眷來美﹐不得購置房產﹐不得出入高級的社交場合﹐留辮子要交辮子稅﹐挑擔子要交扁擔稅等。這一嚴重的種族歧視法案給華人帶來深重的災難﹐造成無數悲劇﹐使華人社區一度成為畸形的「王老五」社會。

華人死後﹐不能在當時洛杉磯唯一的公墓「長青墓園」安葬﹐只能葬在墓園外的一小片空地上。黎國威表示,洛杉磯縣公墓1918年的檔案記載,不少華人埋葬在這裡。當時白人下葬免費,華人下葬要付10美元,在當時是非常昂貴的價格。

2005年6月﹐洛杉磯大都會交通局(MTA) 修建從洛杉磯中國城至帕薩迪納的輕軌鐵路﹐在長青墓園附近發現了一批墳墓和100多具遺骸。現場還挖掘出大約一千件當時中國人的日用品﹑瓷器碗﹑手鐲﹑銅錢等遺物。經過考古學家考證,部分遺骨屬于華人男性,很可能就是多年未知下落的一批20世紀早期制陶華工。

幾個月後,大都會交通局才將消息通知華人歷史學會,引起學會和華人社區的不滿。大都會交通局解釋﹐他們在現場發現棺材,就立即停止了工程﹐目前所有的物品都由一個考古公司保存。

華人歷史學會及有關華人團體要求大都會交通局將遺骸重新安葬﹐將華人遺物交還華人社區保管。大都會交通局成立了「遺骸處理專門委員會」﹐經過一年多的徵求﹑交換意見和舉行多次聽證會﹐已於今年3月下旬決定在7月份將遺骸重新安葬在長青墓園﹐地點就在華人「寶爐」附近﹐并應華人社區要求建造紀念碑。黎國威說﹕「這裡的風水不錯﹐我們的先人能夠安息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清明節假期 北市五處交流道高乘載管制
祭祖神明燈要小心   抽檢全都有問題全要下架
賞花掃墓  孩童眼睛過敏搓揉腫成龍眼
清明假期高雄電腦展 要讓消費者撿便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