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樂交響化 在菲國引起迴響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三十日專電)由台灣知名箏樂家魏德棟指導的越南胡志明市台北學校古箏樂團,一連兩天在菲律賓的演出,以「古箏樂交響化」的新概念重新詮釋箏樂的演奏形式,使菲國愛好音樂人士體驗了多元的箏樂之美。

這支古箏樂團在菲律賓南線台商會的邀請下於二十八日抵菲,舉辦「春之韻二零零七年慈善音樂會」,昨晚及今天上午分別在南線台商會所在的甲美地省卡摩娜市市府廣場和甲美地省席朗鎮一所孤兒院演出,共吸引至少七千人到場欣賞,其中包括旅菲台商、駐菲代表處人員、地方官員、音樂界人士和弱勢族群。

古箏一般是以獨奏方式表演,但在中華民國樂器學會名譽理事長兼正心箏樂團創辦人魏德棟的「古箏樂交響化」概念之下,重新編寫詮釋的箏曲為菲國聽眾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與震撼,原來箏樂不但可以是輕柔的天籟,也可以是磅礡的交響曲。

在菲國這兩場演出,胡志明市台北學校古箏樂團融合了越南的竹排琴、低音的竹琴、貫錢板、木踏板以及各式的箏族樂器,把東南亞音樂包括越南、菲律賓、印尼、台灣本土以及大陸的一些曲子重新詮釋,使古箏樂超脫獨奏性質,朝向更多元的領域。

據魏德棟向中央社說明,所謂「古箏樂交響化」,就是利用經過改良與創新的箏族樂器,如高音箏、中音箏、低音箏、雙弦箏、亞箏、倍低音箏等,作一個多數量、多元性的組合,表現形式藉著重奏、齊奏、協奏作出嚐試。

他表示,交響化之後的古箏樂,就類似西洋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還有低音提琴,聲部裏面有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整個音域擴充以後,音色就顯得非常渾厚、高亢、清脆、低沈,改變了過去人們對古箏的聽覺習慣,不再局限於中音箏的範圍。

現為胡志明市台北學校古箏樂團特別顧問的魏德棟說,箏族樂器是很特別的,它可以非常廣闊地發展,「古箏樂交響化」是世界上首創的嚐試,希望可以重新詮釋箏的演奏。

魏德棟所創辦的正心箏樂團足跡走遍三十多國,二零零四年曾在台北國家演奏廳以特殊箏族樂器作「古箏樂交響化」的演出,去年九月又美國雙橡園獻藝,外國音樂家紛紛對這樣的組合方式給予高度肯定。

相關新聞
君玲古箏學校31日舉辦古箏音樂會
華光藝術中心舉辦新年慶祝晚宴
華光藝術中心舉辦新年慶祝晚宴
波士頓古箏樂團4/14春季音樂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