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最牛釘子戶事件曾鬧到中國國務院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4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銘坤北京九日電)重慶「最牛釘子戶」日前達成和解拆除,據報導,昨天官方公佈的一份資料,這個拆遷戶堅持和開發商抗爭的行動,在網路上流傳,受到上百家媒體採訪後,不但重慶市政府不得不重視,最後還鬧上中國國務院,得到中國中央的支持。

「重慶晨報」今天引述昨天公佈的「鶴興路片區舊城改造拆遷糾紛處置工作總結」指出,三月初,一篇名為「史上最牛的釘子戶」貼文,在網上廣為流傳。三月中旬,十餘家新聞媒體相繼跟進採訪。

報導說,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鴻舉迅速批示,確定處置工作的原則:「以說服為主,盡力做好工作,不輕言放棄,司法部門的裁決要在實體上和程序上做到無懈可擊。」九龍坡區的報告,最終送達國務院,並得到了中央的支持。

三月十日「處置鶴興路片區拆遷工作組」成立。組長由九龍坡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琪擔任。隨著事態發展,區長黃雲出任工作組組長,責成有關部門進入緊急工作狀態,全面動員。工作組從市委宣傳部、市國土房管局抽調工作人員,實行二十四小時工作制。

工作組的任務是:輿論引導、糾紛調解。

前來採訪「釘子戶」事件的媒體,有上百家之多,如此大的「陣仗」,在九龍坡區還是頭一回,從三月二十五日至四月一日,九龍坡區幾乎每天都向新聞媒體通報情況。同時,區房管局、區法院等部門負責人,也積極接受記者採訪,闡明官方觀點、立場。

總結報告說,在此次關於「釘子戶」事件報導中,幾乎沒有看到「封鎖消息」等字眼。

重慶市委黨校教授陳文權表示,釘子戶居民楊武和吳蘋的強勢,是因為有法律撐腰。現在老百姓也懂法了,吳蘋對法律法規的熟悉程度,不輸給政府官員,這是執政環境發生的一個巨大變化。

陳文權表示,吳蘋、楊武與尋常的拆遷戶最大的不同,在於始終用法律來表達自己的訴求,所謂「刁民」的說法,根本就是錯誤的,法治國家從來沒有「刁民」一說。

陳文權說,論壇、部落格上的熱門貼文,形成網上輿論,被傳統媒體作為新聞線索,傳統媒體跟進報導後,又通過網路傳播,形成更強有力的社會輿論。目前來看,似乎還沒有哪個地方政府,專門為網上輿論表態,而往往是傳統媒體介入後,才開始應對。這說明政府對網上輿論重視不夠,處置辦法不多,還需要檢討。

重慶「最牛釘子戶」是指二零零四年九月重慶九龍坡區鶴興路片區商圈改造,這個區的兩百八十戶均已陸續搬遷,後來僅剩一戶不肯搬遷,戶主為楊武、吳蘋夫妻,後來開發商把周圍挖空,讓這棟兩層小樓佇立在工地上,形同「孤島」,但戶主仍堅持不搬。

相關新聞
陳破空:楊武吳蘋,並非"最牛的釘子戶"?
中國釘子戶抗爭此起彼伏  港人拒拆遷遭截水電
張明倫:衝破迷霧的有效途徑
全球最牛釘子戶在成田機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