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住院都要帶些啥?

璞兒

人氣 111
標籤:

【大紀元5月19日訊】萬一你生病必須住院,除了把醫院地址留給親朋好友,讓他們充分表達愛心外,仔細想想,要帶的東西還真不少呢。   

一、所有的文件

這些文件中,最重要的是身份證、醫保卡、服用藥品清單、委託書和生前預囑。

1)向醫生提供一份你日常服用的藥品清單,以便他瞭解、監控你的狀況。

2)「委託書」:事先委託你信任的人,當你喪失與人交流的能力時,讓他代你作所有醫療決定。

3)「生前預囑」(living will):這是一份有法律效力的指示文件, 又稱「Health-care directive」,是人們事先,也就是在健康或意識清楚時簽署的,說明你在不可治癒的傷病末期或臨終時要或不要哪種醫療護理。例如:「如果我變成植物人,是否讓我依賴機器維持生命,是否搶救」等。

醫院一般提供這些文件,你也可以從網上下載,預先填寫,至少預先慎重考慮。

二、衣服用品

1)你平日需要服用、且經得醫生認可的藥。   

2)換洗內衣褲。患病住院,自然遍體不適,醫生護士在身上動刀扎針,半點由不得自己,但貼身衣服的乾淨舒適能多少給你一點安慰。

3)睡衣褲和襪子。因為考慮搶救、換洗方便,醫院提供的睡衣睡褲一般都很薄,而病房通常開著空調,一旦病情穩定下來,你至少需要一套厚一點的衣服、襪子。怕冷的病人還可以帶件披肩。

4)潤唇膏、護膚品,還是因為空調的緣故,病房的空氣比較乾燥,住院比在家裏更需要潤膚品。

5)小鏡子。就算房間裡有鏡子,也不如你伸手可及的小鏡子來得方便。尤其是女士,雖然無法保持往日的照人光彩,至少別讓來訪者看到自己蓬頭亂服的樣子。

6)要是你不習慣醫院提供的拖鞋,可以自己帶一對防滑拖鞋,舒服的便鞋也是不錯的選擇。

7)指甲刀,長長的指甲不但令你尷尬,還很不衛生。如果你知道自己大概得在醫院裡待上一個星期,最好帶上指甲刀。

8)牙刷、牙膏、香皂、洗髮水、浴帽、梳子、紙巾等通常由醫院提供,而女士必須自備衛生巾/護墊。

9)如果你平常戴隱形眼鏡,住院時最好換戴一般的眼鏡。

10)對聲音和光線特別敏感的病人可帶上眼罩和耳塞,以備在光線太強烈和噪音太大時用。

11) 塑料袋,換下的髒衣服、朋友送到醫院而你又一時用不上的禮物,趁家人來時可裝著帶走。

記著:把戒指、項鏈、錢包等留在家裏。一般來說,住院帶小額現金,能讓你在醫院的小賣部應付一時急需就足夠了。   

三、通訊消遣類

1)手提電腦最方便,可以上網看新聞,與朋友保持聯繫,寫日記,聽音樂,甚至在百無聊賴時玩玩電子遊戲。

2)mp3收放機。你喜歡的音樂可讓你心情平靜;痛苦時音樂可以幫助你分散注意力。別忘了裡面要裝好電池。

3)書籍雜誌。平日裡想讀卻捨不得花時間讀的好書,現在正好一一受用。

此時你如果抱病思考世事因果、人生悲歡哀榮固然好,但即使你捧著一套長篇小說,誰也不敢說你偷懶!何況,「病後方知身是苦,健時多為他人忙」的真意,對大多數人來說在入院那天就大徹大悟了,現今當下,倒不如少一份滄桑,讓書中的情節分散你對病痛的關注。把一切交給醫生吧。

曾經聽一位做大手術的朋友回憶說,當年幫他熬過了手術後痛苦時光的,除了親友的愛,便是枕邊的一套金庸武俠小說。

4)手機、電話簿、電話卡。有的病房不配備電話,即使有電話也未必有留言功能。一句問候、一條短信的力量,有時真的很奇妙。

5)紙筆。把需要的物品清單、對家人的吩咐記錄備忘。

6)如果你一時半會出不了院,你可能還需要帶上日記本、照相機。

別笑話它們過於浪漫,也許它們正是調節你住院生活的滋潤劑。

病床上的生活又無聊又受罪,當你瞪著天花板發呆,你正從與往日不同的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世界。

你在病中的忍耐、你的受寵、你對親人朋友的思念、床頭櫃上那束悄悄吐露芳香的鮮花、窗外枝頭的鳥語、病友間早日康復的祝福……哪怕是流水帳或者胡思亂想,儘管用你的筆和相機記錄下來。當然,如果你幸運,說不定還會遇到一位醫術高明、慈眉善目的老醫生,一位每天在你手臂上勤練扎針,讓你手上青一塊紫一塊,卻長得像仙女般的實習護士……

那一點一滴、所思所感,將是你生命中不願忘記的一段。

再說,出院後把你的「病中瑣記」、「病中絮語」、「病中宣言」等往網上一貼,沒準會一夜走紅……

相關新聞
教你輕鬆打發八卦問題
生活小科學兩則:乘飛機 睡懶覺
今日院賣
生活小問答:來一杯可樂還是檸檬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