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性費洛蒙取代農藥 坪林茶園斜蚊夜盜蟲大減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五日電)台北縣坪林茶園自94年起發生斜紋夜盜蟲危害茶樹的情形,幼蟲危害茶樹,致無法採收製茶,嚴重影響品質與產量,經農委會茶改場輔導,導入以「性費洛蒙」誘殺雄蛾,減少產出下一代的非農藥共同防治法,半年多以來,茶區斜紋夜盜蟲數量大幅減少,顯示防治策略奏效。

坪林鄉茶園約1000公頃,年產量達 120萬台斤,產值12億元,是台灣包種茶主要產區,但是斜紋夜盜蟲危害茶樹嚴重,農民施用農藥,但效果不好,若不施用農藥,農民改用人工捕蟲,成效更不好。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茶作課長蔡憲宗表示,斜紋夜盜蟲晝伏夜出,白晝躲藏於茶樹下方的土堆中,夜間爬上茶樹啃食嫩葉形成傷口,易造成赤葉枯病病原菌感染,不易防治;加上這種蟲曾在其他作物如花卉、蔬菜上發生,大量噴藥導致出現抗藥性,因此目前並無立即有效的防治藥劑。

一般農民常利用夜間以人工捕捉幼蟲,但生活史一代約35天,雌蛾每隻可生產700至2800粒卵,數量太多,用人工捕捉耗費人力、時間且效果不佳。

蔡憲宗指出,為有效防治害蟲,經洽詢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發現有專門防治斜紋葉盜蟲的性費洛蒙,於是在茶園導入大面積非農藥共同防治,去年10月由台北縣政府補助 100公頃面積防治費用,由坪林農會發放性費洛蒙誘蟲盒供農民懸掛捕捉雄蛾,利用性費洛蒙氣味,短時間內大量誘殺雄蛾,減少雌蛾交尾的機會,減少下一代蟲數。

他強調,農民使用性費洛蒙誘蟲盒半年後,害蟲密度明顯降低。剛開始懸掛時(去年10月)1至2天內可捕捉30隻雄蟲,冬茶時捕捉11到19隻,今年春茶時期 ( 3到4月)每個幼蟲盒平均只捕到1至4隻,害蟲密度持續下降,充分減少環境衝擊兼達到防治效果。

這種防治法成本每年一公頃僅需新台幣1000元,比一般化學農藥防治成本低,而且大面積共同防治效果更好,因此,今年茶改場將增加推廣面積達400公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