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立法院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湯惠雲2007年5月25日台北報導) 台灣立法院較早前一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明定台灣減量目標。不過,經濟部長陳瑞隆最近表示,如果貿然立法明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將會影響投資意願及就業機會。有立法委員表示,政府應該調整產業結構,才能令環保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

因應地球暖化問題,台灣立法院較早前一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明定台灣2025至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應該減至2005年水準,即是大約2億多公噸。

*政府擔心影響產業投資及就業*

台灣經濟部長陳瑞隆最近在立法院經濟及能源委員會發表專題報告表示,政府2005年底開始推動產業自願排放減量,現正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推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等努力,如果貿然訂定強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將會影響投資意願與就業機會。

陳瑞隆說,即使不進行重大投資,台灣產業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仍然將會增加400萬公噸二氧化碳,如果要回到2005年排放量水準,意味著產業發展將面臨極嚴格的壓制,必須縮減規模,甚至外移,衍生經濟成長衰退及失業率提升。

身兼經濟及能源委員會召集委員的民進黨立委王塗發接受記者訪問表示,政府近年來太過著重鋼鐵、石化等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甚至獎勵這些排放大量溫室氣溫的產業投資發展,才會認為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會影響經濟成長。

*應加強產業機構調整*

王塗發表示,近年來鋼鐵、石化等高污染產業,雖然投資額大,但是占台灣整體本地生產毛額(GDP)低於5%,而消耗的能源消費量占台灣整體超過3成,反映這些高耗能產業對台灣的經濟成長沒有帶來重要幫助。

王塗發又說,政府應該調整產業結構,例如把高耗能產業的能源減半,用來發展低耗能高附加價值的產業,例如服務業以及再生能源等產業,才能夠令環保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

王塗發說:“譬如說用來發展太陽能產業,現在國際上太陽能產業的成長速度,每年都超過30%,這樣的成長率非常高,現在很難找到有那幾個產業每年成長率可以超過30%。現在台灣一年的經濟成長率要成長4個或者3個百分點都很不容易。”

國民黨立法委員蔡錦隆接受記者訪問表示,台灣立法院是根據京都議定書,立法明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是對全球暖化及生態環境保護作出努力。

蔡錦隆說:“為了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我想,例如用核能發電,現在很多的火力發電就可以減少。”

蔡錦隆又說,要達到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可能會影響台灣經濟成長,但是政府不能夠因此而放棄環保。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