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加強對中國食品的檢查

標籤:

【大紀元5月2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熊健2007年5月28日華盛頓報導)中國出口的日用品、化工製品、食品、食品添加劑等消費品接連出現問題,含有有毒成分的二甘醇牙膏以及含有中國進口的有毒成分谷朊粉的飼料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經採取措施加強對中國進口食品和有關物品的安全檢查。同時,布什政府敦促中國提高出口食品的安全。

*擴大食品添加劑的檢查範圍*

據報導,今年5月拉美國家多米尼加共和國、巴拿馬和澳大利亞的市場上出現了從中國進口的涉嫌含有有毒物質二甘醇的牙膏。而稍早時,美國發現一些寵物貓和狗的死亡同它們的食物有關,這些食品當中包含的三聚氫安(月安)可以導致腎衰竭。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認為這種有毒物質來自從中國進口的谷朊粉。針對有關事件,美國聯邦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宣佈,擴大食品添加劑量的檢查範圍,同時為了謹慎起見,將開始檢查所有從中國進口的牙膏。

今年4月美國聯邦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以擔心污染為由阻止了107項種從中國進口的食品。就中美兩國貿易來說,中國向美國出口不安全的食品對中國的名譽來說會造成很大的損害,因為新鮮蔬菜水果和相關的果汁類的食品將成為美中貿易的大宗出口項目。

舉例來說,美國73%的食用蒜頭就是從中國進口的,而全世界80%的食品防腐劑抗壞血酸維生素C就是中國製造出口的。

*有人建議必要時可禁止從中國進口食品*

曾經擔任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高級官員的郝博德表示,他擔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因為人手不足,不能很理想的對外國進口食品進行檢驗。他說,美國去年有1300萬批從外國進口的食品,但只有幾百名食品檢驗人員,也就是說,他們只能檢查海關進口食品的1%;加上很多食品添加劑是來自缺乏有效食品安全檢查體系的發展中國家,這就是為甚麼許多食品添加劑得以流入美國的原因。

郝博德說,在被檢查的食品當中,被拒絕入境的進口食品當中,中國食品名列榜首,這些食品主要是含有抗生素的魚類。

然而,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食品數量從2002年的8萬2000種增加到2006年的19萬9000種,而這個數字在2007年則將增加到30萬種,因此,郝播德建議,美國政府要給予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更多權力,可以向中國當局表示,如果中國繼續向美國出口不安全的食物,美國將全面禁止這種食物進口,直到中國提供一個保護食品安全的系統為止。

*專家認為中方應自律 美中多交流*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臨床評審研究員方國棟認為,郝播德的建議不可行。他說,美中戰略經濟對話第二輪剛剛結束,這是個牽涉到美中兩國關係很敏感的問題。

方國棟說:“我想誰也不能做一個輕易的決定,停止從中國進口食品。這個決定可能是很難在部長、局長這一層來做出。所以,我想,美國政府正是因為這一點,對於所有這方面的問題採取一個比較謹慎的個案處理的理性態度,一個一個問題來解決。”

方國棟認為,該局已經對有關中國進口食品安全問題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方國棟說:“該局的局長剛剛任命了一個高級的副局長,專門管理食品把關問題。我覺得這是從體制上面加強了這方面的工作。相應來說,因為增加了一名副局長,設立了一個管理班子,局裡就會穩步地從事食品檢驗工作,來執行美國政府方面的指示,以便更好的把關把住。”

關於中國食品出口到美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方國棟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個是中國方面要自律。

方國棟說:“中國對出口食品和輕工業產品更要加強檢驗,在出口之前把關口把住,也就是說,對有關的生產廠家是不是達到GNP的標準 ,質量控制是否把好關,一定要嚴格檢查,使有毒物質被禁於國門之內。”

方國棟認為,中美兩國應該就食品出口安全問題加強更多的聯繫使得渠道暢通,這就使美國的工作比較容易做。

方國棟說:“我想,美國最主要的一個出發點就是從美國人民、美國廣大老百姓的食品衛生安全出發來把這個工作做好。”

*中國稱極為重視食品安全個案*

中國政府發言人姜瑜5月22號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有關部門對有關個案非常重視,正在認真調查,調查結束之後,有關部門將向媒體公佈調查結果。

姜瑜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消費品的安全,近年來做了不少的努力,逐步建立健全的法律體系、標準體系、安全檢查體系、進出口檢驗體系,並深入開展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的活動。她說,中國政府願意同國際社會展開交流與合作,探索確保消費品質量安全的有效途經。

視頻:美擬嚴審中國進口食品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貓狗死於徐州飼料 中國食品引憂慮
刻意汙染 中國食品安全成國際問題
中國食品安全或影響全世界食品鏈
中國漸成不安全食品最大出口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