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住宅周邊 22組監視器 北市議員質疑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三日電)民進黨籍北市議員李建昌、黃向群、許淑華今質疑,前台北市長馬英九住宅周邊監視器高達二十二組,密度是北市平均密度的十倍;同時去年下半年馬公館附近除對準大門與後巷兩支監視器,周邊又加設四組,到底馬公館附近是治安死角?還是「馬特權」?讓周邊住戶受到「全民公敵」般待遇?

台北市警局解釋,目前監視器分民政系統與警政系統裝設兩類,當地文山二分局興隆派出所設置的錄影監視系統共二十二支,但僅兩支設在馬英九住宅前後,分屬興業、興安里,也符合各里維護治安考量。。

市警局官員也說,去年警政署為落實治安內閣政策,提供台北市新台幣一千五百萬元預算裝設監視器,因此警方以一萬人分布提撥五萬元方式,分配文山二分局六十五萬元預算裝設十八組監視系統,平均分布在所轄各里,馬英九住宅前因為有幽靜的公園,因此才會加裝鏡頭。

李建昌、黃向群、許淑華今天在市議會召開記者會,質疑馬英九住宅周邊監視系統密度過高。面對警方認為馬英九住宅前公園治安因素須加裝監視器的說法,李建昌說,警方監視器就緊湊著民政系統監視鏡頭裝設,讓人質疑有無必要重複架設?

他也說,同時許多警方宣稱平均分布各里的監視器,也都是對準著馬英九家門口,經他的助理實地計算,竟高達八支之多。讓人質疑,原本應該拿來維護市民安全的監視器,是否成為「拍馬屁」的作為。

許淑華表示,目前每一千八百位市民才能分享一組監視系統,去年新設監視鏡頭,竟有四組設置在馬英九住宅周邊,宛如天羅地網。

黃向群也說,警方監視器系統固然功能強大,但是也會對住戶隱私造成一定影響,當地又被二十二支監視器系統全天候鎖定,讓人覺得如同「楚門的世界」、「全民公敵」翻版,已損及住戶權益。

不過警方也澄清,設置監視器係考量治安密集區域與治安顧慮路段,同時相關影音攝影資料,必須保密,不得無故洩漏,最遲在一年內需銷毀,同時鎖定都是公共場所及路段,以預防犯罪,並兼顧民眾隱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