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破空:從創新力排名看中國實力

陳破空

標籤:

【大紀元6月1日訊】最近,英國權威財經刊物《經濟學家》,公佈各國”創新力”最新排名。評比的依據是,各國政經統計數據,以及各國專利數量等。最新報告,基於過去5年,即2002年到2006年,全球82個經濟體的創新力表現,並評估這些國家在未來5年的創新力表現。

報告顯示,中國投入的創新研發費用不斷增加,2006年,中國投入創新研發費用達1360億美元,超過日本的130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3300億美元),居全球第2位。

中國研發費用超過日本,成果卻遠遠遜色於日本。在創新力的排名榜上,日本名列第一,中國卻名列第54。眾所周知,中國經濟發展緊追日本,經濟總量逼近日本,但兩者創新成果的差距,卻是如此巨大,令人不可思議。

這無疑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日經濟效益的巨大落差。中日經濟成分的不同,也反映這種落差的必然:日本經濟中,科技業占最大比重;而中國經濟中,製造業占最大比重。中國接收了各國轉移而至的製造業,以”世界工廠”的姿態崛起於世,卻也背起了高污染、低產出的沈重負擔,形成高消耗、低效益的惡性循環。

多年來,在描述中國經濟時,人們耳熟能詳的,都是諸如”經濟起飛”、”高速增長”、”一枝獨秀”、”崛起”等詞彙。中國經濟的驚人增長,令中國人膨脹,令外國人不安。然而,誰能想到,在”高速增長”的背後,是中國經濟外強中幹的實質。

鑒於日本才度過漫長的經濟蕭條時期,經濟剛剛回暖,但其創新力依然領先群倫,排名穩居世界第一,委實令世人驚訝。日本是一個狹窄的島國,缺乏自然資源,曆來就有”不創新就淘汰”的強烈危機意識,這是日本創新力強的主觀要素。而日本在環境、基礎建設、通訊等方面的領先地位,也是維持其最強創新力的關鍵。

相比之下,中國人的心思和能量,並沒有用在創新上,更多的,卻是用於模仿,甚至用於抄襲、盜版。說起來,這又是中共黨文化的餘毒,國民習慣了假大空,普遍浮躁,對實實在在的真東西,反而認真不起來了。

這次評比顯示,中國在大量增加研發費之後,創新力提升兩位;而地處中國對面的小島台灣,在島內外一片”唱衰”聲中,創新力竟也提升兩位。同樣是上升兩位,中國和台灣,卻是不同數量級的上升。中國從全球第56位,上升到全球第54位;台灣卻是從全球第8位,上升為全球第6位。兩岸的差距,在這裏,又彰顯無遺。

被列入評比的82個國家和地區中,日本、瑞士、美國、和瑞典,名列前4名,多年如此,顯示這些國家的穩健實力。號稱”崛起”、喜歡誇耀”綜合國力”的中國,實力如何?從”創新力排名榜”上,已經可以略見一斑。

(5/22/07 原載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胡平: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
中共畏懼傳統文化,妄圖用黨文化代之
陳破空:美國校園槍擊案若干備忘
陳破空:澳門槍聲何從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