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互聯網2010年問世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6月10日訊】(大紀元編輯鐘原、徐豐喜編譯報導)互聯網絡從四十多年前誕生至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發展和應用,同時也存在著許多難以克服的問題,不少研究人員醞釀著設計新型的國際網絡。其中,「網路革新的全球環境」(Global Environment for Network Innovations,簡稱GENI)已經開始可行性研究,預計於2010年問世。

美聯社報導,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支持下,研究人員已經開始GENI的可行性研究。上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五月宣佈投資一千萬美元,委託BBN科技公司監督GENI的設計與策劃。這將是GENI工程付諸實現的重要一步。

因特網在相當短的時間內根本改變了世界的信息基礎設施,但是,現在網絡的發展遠遠超出當初設計者的預料。互聯網的最初設計者假定計算機都是固定的,永遠在線,但是現在出現了大量的筆記本電腦、PDA等移動設備聯網。此外,早期的互聯網主要為研究人員所用,設計者將系統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黑客、垃圾郵件都冒了出來。

因此,數年來因特網一直面臨最初設計所不曾預料,也無法輕易適應的問題,加上因特網的集中性使得這些缺陷更加顯著和緊急。

在擺脫了連接速度緩慢、微處理器速度慢、存儲成本高昂等問題之後,目前專家普遍認為應該重新考慮互聯網的架構。

許多研究者認為,唯有透過改變網路基本架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網路安全、速度和其它問題。研究人員希望重新設計後的互聯網能支持移動性並加強安全性,並且能夠輕易地接受未來的技術。

早在2005年1月,美國的30位互聯網專家就組織了「跨越網絡革命性創新的障礙」研討會,為重構下一代互聯網的GENI項目奠定了基礎。2005年8月底,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專家在費城的科學討論會上首次公開討論這一項目,指出其目標是創建一個新的互聯網和分佈式系統架構,這一設想超出了目前漸進式改進因特網的努力範圍。

GENI的架設約需3億5千萬美元,大約在2010年開始動工。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過去已經透過「未來網路設計」計劃(Future Internet Network Design ,簡稱FIND),與各大學建立合作關係,希望能夠在不損害當前網路的條件下,測試GENI的可行性。其中包括Internet2和National LambdaRail,它們的重點都是下一代互聯網的速度。

普林斯頓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系主任賴瑞-彼得森(Larry Peterson)表示,BBN公司的加入為此計劃注入全職的人力資源。

在1960年代末期,BBN公司獲得建立四所大學間網路的合同,稱為ARPAnet,也是當今數以百萬組網路連接模式的雛形。BBN公司也是電子郵件技術的重要開發者,服務於此公司的科學家雷-湯姆林森(Ray Tomlinson)就是電子郵件符號「@」的設計者。

新的互聯網可能與現有的互聯網並行運行並最終取代它,取代現有系統的軟硬件還需要投資數十億美元。

歐盟也在支持類似研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國際特赦: 中共壓制網絡自由象病毒蔓延
組圖:鄭州城管打人 引發大規模衝突
謝福林被拘留 泛藍聯盟第四位成員失自由
壞習慣 讓腰部很受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