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蕭萬長:台灣應做APEC模範生 率先建立自貿區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十三日電)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蕭萬長今天在台北國際經貿論壇中表示,外貿是台灣經濟命脈,唯有開放才能為台灣帶來源源不絕的提升動力。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研議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台灣應做APEC模範生,率先開放市場,把台灣建立成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歡慶60週年,今天在圓山飯店舉辦「台北國際經貿論壇」,邀請曾任國貿局長、經濟部長的蕭萬長,以「台灣貿易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為題發表專題演講,經濟部長陳瑞隆也到場致賀。

蕭萬長在演講中表示,台灣的經濟奇蹟最近幾年雖已減緩,但回顧 300年來台灣經濟發展,台灣早在17世紀荷蘭據台時期就開始發展對外貿易,大量出口鹿皮、砂糖,外貿一直是台灣經濟源頭活水。

蕭萬長說,台灣能掌握住幾次發展機會,都與中國閉關自守有關,可以說是「它(中國)睡我(台灣)跑」,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台灣就面臨競爭威脅。

他表示,東亞經濟循雁行模式,依各國技術水準與產業發展建立起高度專業化分工的生產網絡與價值鏈體系,最前端是日本,其次是台灣、香港、南韓,末端是中國、泰國、印尼、越南等新興國家。


2007年台北國際經貿論壇十三日在圓山飯店舉行,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蕭萬長(右)以「台灣貿易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為題,發表演講。//中央社 九十六年六月十三日

蕭萬長說,隨著不可避免的製造業外移,產業價值鏈前端國家對先進國家或主要消費市場的依賴度將持續降低,對價值鏈末端的出口金額持續擴大。他擔任國貿局長時,台灣對美國出口比重高達49%,現在只剩15%,台灣對東亞出口依賴度則急速上升,2005年已達60%。

因應全球經貿新局勢,蕭萬長表示,台灣必須持續開放,並強化台灣在全球生產網絡產業供應鏈的關鍵地位,例如台灣是僅次於日本的亞洲最重要關鍵零組件供應者,在境外生產無法避免的情況下,台灣必須掌握關鍵技術優勢,不斷提升,且朝價值鏈兩端的研發設計、品牌行銷方向發展。

面對恐遭東亞經濟整合邊緣化的危機,蕭萬長重申,台灣應有自信、決心與遠見自我開放,「不能等人家跟我簽 FTA,要主動積極對外開放」,讓台灣成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

蕭萬長說,APEC去年宣示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台灣應做APEC模範生,向所有會員體承諾率先開放市場,歡迎所有會員體來台投資、製造、研發,也可減低兩岸經貿敏感性。

這場經貿論壇同時邀請台北市進出口公會位於英國、美國、韓國的姊妹會、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以及國內的特力集團、高林實業、六和化工等企業座談,共同探究台灣貿易趨勢與利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