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一日歐美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6月11日訊】

**中印拒承諾溫室氣體排放減量

配:八大工業國集團高峰會最後一天議程,邀請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領導人出席,討論智慧財產權保護和氣候變遷等議題。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高峰會上表示,中國每人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到工業國家的三分之一,工業國家除了應履行京都議定書的承諾外,還必須在2012年京都議定書失效之後,率先承擔義務,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而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峰會閉幕後表示,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氣候保護的確有歧見,不過京都議定書2010年失效之後,工業國家排放的溫室氣體只佔全球的30%,剩下的將全部來自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因此任何國家都應該對全球暖化負起責任。

**Volvo將於俄國設重車廠

瑞典重型卡車製造商沃爾沃(Volve)汽車去年在俄羅斯銷售2千輛卡車,比前年增長83%,而目前沃爾沃汽車在俄羅斯的卡車工廠僅有500輛產能,供不應求,因此宣布將投資一億歐元在俄羅斯西部興建一座年產1萬5千輛重車的工廠,預計在2009年完工,以因應當地快速增長的卡車需求。

**絞牛肉疑染大腸桿菌 美擴大回收

美國聯合食品公司販售的絞牛肉疑似遭到大腸桿菌的污染,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疫處代理處長高德曼宣布,公司必須擴大回收包括在保質期限為4月6號到20號的產品,到目前為止總共回收產品將包括五百七十萬磅新鮮和冷凍肉品。美國農業部表示,由於擴大回收的牛肉已經超過保質期限,如今店鋪內已經沒有任何這批可疑牛肉,但是消費者家中可能仍留存部分這批牛肉,提醒消費者注意。

**玉米提煉生質原料 號稱可取代石油

美國的杜邦公司和英國農產品加工業者泰特利樂公司,將合作投資一億美元在美國設立工廠,計畫將從玉米提煉丙二醇,或是叫做生質丙二醇的原料,這項新原料可以讓纖維染色後顏色更亮麗,製造成地毯可具有天然抗污力,用在化妝品和保養品上可以使產品效果更柔和,還可以當作飛機的除冰劑,而且這個原料可以被生物自然分解,完全環保,將可以取代部分石油產品,杜邦公司表示,這將是尼龍問世以來最重要的發明。

**美國鼓勵增產乙醇 可能產生過剩

為了達到能源供應多元化,美國政府鼓勵廠商增產乙醇,如今這些鼓勵措施相當成功,根據再生能源協會估計,目前美國有120座製造乙醇的生物燃料工廠,每年產量約234億公升,另外,有77座生物燃料工廠正在興建中,而且還有8座工廠正擴充產能,預料2009年時,美國的乙醇產量將增加一倍。不過部分分析師擔憂,由於產量大幅增長,未來這種生物燃料可能會發生產量過剩問題。

**美4月貿易逆差縮減6.2%

美國發布四月份貿易數字,出口增長0.2%,成為1千294.9億美元,進口下跌1.9%,成為1千879.8億美元,貿易逆差縮減6.2%,成為585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630億美元,主要是因為出口小幅增加,以及對外採購消費性商品及汽車金額下降。

**巴拉圭對中貿易赤字 創歷史新高

根據巴拉圭中央銀行統計,今年前四個月巴拉圭從中國的進口總值達到5億1千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6.7%,佔巴拉圭總進口值的25.5%,同期巴拉圭銷往中國的貨品總值僅有420萬美元,還比去年同期衰退28.8%,雙方貿易逆差達到5億600萬美元,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根據瞭解巴拉圭對中國的貿易一向處於逆差的狀況,多年來都沒有改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五月三十一日歐美財經要聞
五月三十日亞洲財經要聞
六月一日歐美財經要聞
六月四日歐美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