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雲天 : 品讀陶淵明(隨筆)

碧雲天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6月15日訊】陶淵明的詩清新脫俗,耐人尋味。讀他的《歸居園田》,我就有一種在田園中生活的感覺。「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入塵網中,一去十三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從詩中可以看出他恬淡無為的個性,心志不在官場,對於他的辭官歸隱就不難理解了。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可以想像,陶淵明早晨迎著清爽的的涼風,走在曠野上,視野中藍天白雲,遠山近水,一幅多麼安靜和諧的自然畫卷映入眼簾,思緒隨風翻飛,沒有了官場上的虛偽作秀,強壯笑臉,一切都那麼隨其自然,思想沒有官場中的磕磕碰碰,可以自由自在的如馬入平川,任憑馳騁。自然山水之間任意去留,喜歡就耕種到日落西山,不如意的時候可以呆在草屋裡吟詩喝酒,一醉方休,何必束縛自己。

陶淵明作為一個詩人,他是孤傲的,在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中常常寄情於山水,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嚮往使他最終選擇了歸隱。從他的《桃花源記》中可窺見他嚮往的是一種多麼自由、和諧、恬靜而又無為的生活。

然而現實令陶淵明痛苦,當時司馬昭統治的天下,官場十分黑暗,買官賣官,魚肉百姓,欺壓平民現象隨處可見。那時陶淵明曾當彭澤縣的縣令,他生性孤傲耿直,而又自負不羈,陶淵明不願與紈褲子弟為伍,更不願盤剝百姓,收買官吏,以求陞官晉爵。於是,陶淵明便有了「不為三斗米而折腰」的佳話。做了八十幾天的縣令,匆匆解下官印,隨後歸隱去了。

陶淵明的主動辭職,在當今的中共官員有看來,簡直匪夷所思。陶淵明的職位當時是縣令,按現在的行政級別應該是正處級幹部了,待遇不薄,出入小轎車,不用勞心傷神的,開會講話有秘書代筆,無需傷腦費神,會後有山珍海味,佳釀瓊漿款待,酒醉飯飽後,更有高級享受,按摩桑拿,舒筋活絡,脂紅粉黛,美女陪伴,軟語如鶯,溫柔中多少官員樂不思蜀。用曾經流行的話說:「外面紅旗飄飄,家內紅旗不倒。」如此快活如神仙的日子能不要嗎?陶淵明跑到深山裡躲起來,犯了哪一門的神經了?真是傻蛋一個。你看中共的官員有哪個不戀權的?江賊民這個蛤蟆精退下去了,還蹬著小腿跟小胡較勁,給小胡的施政阻手阻腳,小胡好不容易從媳婦熬成婆,卻落個江前胡後,令普天下人笑掉大牙。你想想中共的官員有哪個不貪錢?你看江賊民一次就從國庫裡掏出二百億人民幣給自己的兒子江綿恆做生意,大坑國家之財,將人民的血汗錢化作己有,江家幫的頭目之一賈慶林涉疑貪污幾十億,國庫被這些貪官幾乎掏空。此外中共的官員還有一絕就是戀色,大貪官徐其耀包養的情婦就有一百四十個。還有各種包養手法,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如此腐敗透頂的中共貪官怎可跟陶淵明比?提起他們我覺得就有玷污陶淵明之嫌。我想,陶淵明是明智的,在這個污濁的塵世中,尤其在爾訛我詐的官場裡,他選擇逃避,不讓自己受污染,辭官歸隱便是最好的出路了。你想做清官,不斂財賄賂上級,你的官椅能坐多久?與其給貪官罷免,不如自己辭官還來的爽快。

喝酒是歸隱後的陶淵明最瀟灑的作樂方式。人稱他「酒狂」,江州刺史王弘曾給過陶淵明二萬錢,陶淵明全部送給了酒家,然後換酒喝。有一年九月九日,陶淵明在自己的草屋旁的菊花叢中端坐,滿手把菊賞玩,忽然看見好友王弘送酒過來,倆人對飲起來,不久大醉而歸。陶淵明有首《飲酒》詩十分出名,其中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種離開官場的輕鬆自如與寄情於青山秀水的情懷,渾然天成,其樂也融融。

陶淵明是脫俗的,惟其脫俗,才越顯其品格的清高。

陶淵明是清貧的,惟其清貧,才越顯其性情的豁達。

陶淵明是孤傲的,惟其孤傲,才閃耀其生命的光華。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雨中遐想
雨中遐想 人氣 1
朋友啊請你聽真相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