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新工具 中國廈門手機簡訊傳爆

官方媒體被審查,百姓發現新科技有助於對抗不得人心的計畫

【大紀元6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在中國政治抗議的貓捉老鼠遊戲中,老鼠本週贏得一回合,因為他們發現了一個新方法達到大面積的效果,並且使用大家熟悉的科技——手機簡訊。

廈門手機簡訊傳爆

洛杉磯時報1日報導,中文簡訊的內容是 「一旦生產這個非常毒的化學物,代表一枚原子彈已經安置在廈門。廈門人必須與白血病和畸形嬰兒生活。我們要健康的生活。」

環境保護論者表示,這則手機簡訊被快速傳播,傳送了100萬次以上,直到有150萬人口的廈門市幾乎每個人都收到為止。

然後,一百多萬手機簡訊發揮了前所未有的民間力量,星期三出現了一個幾乎讓所有人都訝異的舉動,廈門市政當局宣佈他們正暫緩興建這個工廠。然後在星期四,中國官方日報引述副市長丁國炎的談話表示,將重新評估這個計畫。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特別指出將放棄興建工廠的計劃。

這個手機運動明顯地有影響,參與者與外部觀察人員承認這是一種有力的抗議形式,是異議人士嘗試用來領先政府的一系列從傳真到電子郵件、到博客到簡訊等創新的最新發展。

用手機傳遞抗議訊息對中共政府形成一個新挑戰,因為在中國除了最貧窮的人之外,幾乎所有的人都有一隻手機,而且傳簡訊是相當普遍的。

雖然中共政府也有打壓手機簡訊的記錄,在2005年,在簡訊用來組織暴力反日抗議活動之後,中共當局曾暫時禁止使用簡訊。

曾經參加天安門廣場抗議,現在是柏克萊大學中國網路計劃主任的肖強表示,廈門事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科技,而是人們對於威脅他們幸福的事情願意發聲反對。他說, 「這是一個科技與使用動機的組合,而且我認為你可以說在今天的中國,平民百姓越來越願意為自己的權利或利益站起來。」


6月1日,上萬廈門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當局建設高污染的PX項目(圖片均由接受大紀元採訪者提供)

手機簡訊:中國新抗議工具

環球郵報1日報導,這是一星期內中國的抗議人士第二次使用高科技,來強迫暫停一個有爭議的開發計劃。

在上海南部郊區,居民發出數千個電子郵件給當地政府,反對上海與杭州之間的高速鐵路計劃。

居民因為高速鐵路離住宅區只有22公尺而苦惱,根據中國新聞媒體的報導,德國高速鐵路的緩衝區是300公尺。上星期,當地政府表示該計劃將暫停。

手機簡訊和電子郵件在中國的抗議中成為越來越普遍的武器,因為其他形式的通訊被嚴格控制或審查。不過使用這個科技用作中國環保運動還相當新穎。

當地方媒體對興建這家廈門化工廠多不作聲時,手機簡訊在這個周遭230萬居民的城市非常有效地傳播了這個訊息。

一位居民表示,「至少80%的廈門人知道這個對二甲苯的計畫,而且基本上都是反對的。」中共當局最後來是找到阻攔手機簡訊的方法,不過那時已經太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市民強烈抗議 廈門市決緩建海滄PX項目
廈門在群眾抗議下暫停有爭議項目
廈門百萬短信抗議  劇毒物化工廠緩建
台經濟犯陳由豪 夥同中共官方黑箱作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