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政要追悼椎名素夫 贊貢獻卓著

標籤:

【大紀元6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二十日專電)日本前參議員椎名素夫於三月去世,他的眾多好友今天為他舉辦一場追悼會。以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特使身分的謝長廷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政治人物都出席致意。在來自眾多國家政要的哀悼文當中,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推崇椎名是一九九六年促成台灣總統大選順利舉行的最大功臣。

椎名於一九八二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執政時期就擔任密使,穿梭在美國與日本之間。九零年代,他常造訪台灣,對美、日、台的安全保障合作多所貢獻。

謝長廷今天在追悼會中致詞表示,一九九六年是台灣海峽風雨飄搖的年代,椎名與多國領袖付出精力與智慧化解台海飛彈危機,穩定了亞太區域的局勢;他的低調與沈潛就像「串起珍珠的絲線」,而絲線的串連讓珍珠可成為項鍊或手環,教人豔羨。

李登輝是追悼會的發起人之一,他今天致上的哀悼文指出,椎名高風亮節,一九九六年台海面臨來自中國的飛彈危機,椎名奔走於美、日、台之間化解危機,椎名可謂是促成九六年台灣總統選舉的幕後最大功臣。

另一位追悼會的主要發起人、也是日本前駐泰國大使岡崎久彥是椎名的高中同學。椎名去年與岡崎在一場對談會上說,台灣與中國剛開始都是獨裁的國家,到了李登輝時代才變成真正的民主國家。對此,日本有必要重新審視它對中及對台的政策,譬如日本的國會在審議「周邊有事法」時,就應該注意到台灣的問題。

岡崎說,美、日於八零年代加強雙邊關係,今日,不管中國在東海做出什麼事,日本的軍力都足以應付,這樣的基礎都是在八零年代奠定的,而促成美、日緊密結合的先鋒者就是椎名。

他表示,一九八三年,椎名被中曾根康弘指派為密使,牽線促成美日高峰會,解決了當時兩國所面臨的國防力增強問題、和牛肉、柑橘等貿易自由化的摩擦問題。

一九八零年代,美國總統雷根領導的政府要與蘇聯對決的態勢強硬,要求日本增加國防預算,日本的一九八七年度預算在椎名的暗中主導之下,軍事預算超過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一。當時,椎名與美方交涉的對象就是後來當上美國副國務卿的阿米塔吉。

今天追悼會上,阿米塔吉也致上哀悼文。椎名與阿米塔吉兩人在八零年代雷根執政時私交甚篤。二零零三年,阿米塔吉曾代表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到日本親自致贈「國務卿特別功勞獎」給椎名,該獎是獎勵對美國的外交長年有貢獻的最高獎章,椎名是第一位美國以外的人士獲得此獎。

阿米塔吉極為推崇椎名,認為他教導了美國人要懂得貫徹始終、堅守信念、以誠待人、有崇高理想並將它們付諸行動。阿米塔吉在頒獎給椎名的會上致詞時曾說,椎名骨子裡堅信,遠東地區及世界的和平與安全可藉由美、日同盟達成,日本在許多世界大事上變得能積極參與,背後都有椎名的努力。

對椎名相當推崇的還有前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事務資深主任葛林。葛林曾在椎名設於華盛頓的國際經濟政策調查會事務所任職過。他表示,二零零一年美國發生九一一事件之後,他常請教椎名,椎名的過世讓他覺得失去一位導師。葛林推崇椎名是一位謙沖自牧、從不居功的人。

今天的追悼會一開始就播放椎名生前的影片。他說,自己首度到美國是在一九五九年,當時他身為電源開發公司的職員到芝加哥研習一年。他對美國人的觀感是,只要秉持誠實的態度與公正的言論與行動,日本人也能被美國人一視同仁地對待。

「讀賣新聞」盛岡支局去年五月所編的「椎名素夫回顧錄」一書也刊出椎名自創的成語「不羈不奔」,意思是不被政權同化、堅持正論、不流於奔放。書中記載椎名有很多台、日、歐美等國的友人,但他不喜歡去中國。

椎名表示,他不論到哪裡都很高興與人談話,但在國際會議上若遇到十名中國人,這十人都說同樣的話;但經過三、四年後,他們又說完全不同的話。

謝長廷訪日參加椎名素夫追思會

相關新聞
日媒:李登輝六月中旬將再訪日參加追思會
王金平將訪日 追思故議員椎名素夫
謝赴日拚外交 避談副手
王金平下午訪日 可望見日相安倍晉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