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愛鄉愛土生命教育 陪伴泰雅畢業學童登聖山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25日報導】「台灣之愛.愛在台灣」專題報導(五)(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二十五日電)雪山山脈群峰之一的大霸尖山是泰雅族心目中的聖山,今年六月二日苗栗縣泰安鄉清安國小六名應屆畢業生,克服高山症身體不適,以兩天時間回到雪山東峰,從校長手中接過畢業證書,這樣難忘的畢業典禮,事實上是有一群重視愛鄉愛土生命教育的社會善心人士長期在幕後支援與促成。

「高山上的畢業典禮」令人一生難忘,特別是泰雅族的學童,能回到心目中聖山進行畢業巡禮,在生命中具特別意義,象徵回歸生命起源。清安國小校長伍炳勳表示,泰雅族人傳統領域就在雪山、大霸尖山群峰,攀登雪山可向自然學習謙卑心,貼近山林,而師生一起登頂,在團隊合群間更留下永恆回憶,這也是生命教育。

清安國小全校三十九位學童,應屆畢業生四位男生、二位女生都是泰雅族孩子,但是帶他們回到祖靈聖山的不是族中的長老,而是一群來自平地長期關心部落、推動族群交流的社會人士。

大霸尖山在登山人的眼裡,是一座世紀奇峰,來自苗栗山間的泰雅族小朋友,從小只聽說關於泰雅族祖靈聖山的故事,卻從未親眼見過,從2002年,有一群敬山、愛山,熱愛台灣好山好水的登山人和泰雅族的小朋友開始有了「永遠有效的約定」,每年陪伴清安國小的畢業生攀登聖山,領畢業證書。

關於這樣的一個約定,雖然大家都未曾蓋過印章簽過合同,卻在心理烙了印,寫下了大霸群峰與一群人的「願起緣聚」的溫馨故事。

「中華民國空降特戰部隊退伍弟兄協會」、「民族交流網」、「繽紛旅遊網」三個透過網路平台交流的民間團體,從2002年關心山區部落學童,彙集社會資源,提供各項協助,清安國小教務主任謝淵捷指出,這三個團體沒有經費、也沒有嚴密的組織,有的是一顆熱愛族群的心,以行動積極關懷偏遠部落學童。

校長伍炳勳指出,透過網路串連和號召,空特退協和民族交流網募集小額捐款、電腦、書籍等許多資源,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持續捐助山區貧困學童,每學期還舉辦生活體驗營、外地學習之旅,每年畢業季,還各送一部中古電腦給畢業生,讓學童進入國中後沒有學習障礙或落差。

當然每年最重要的就是履行「永遠有效的約定」:「畢業攀登聖山」。伍炳勳說,今年登海拔三千一百五十公尺的雪山東峰頂,兩團隊召集了十九名志工同行,除事前探勘路線和地形,還為六名畢業生準備登山背包和設備,出發前半年就帶領學生在週六、週日練體能,五月下旬更以兩天時間到南投縣合歡山進行高地訓練;最後登山過程,沿途是由三名志工陪伴一名小朋友,還幫小朋友背裝備,真的是「出錢、出力,還用心」。

高山上的畢業典禮,今年不是第一屆,從2003年、2004年就曾經在大霸舉辦過兩屆別開生面的畢業典禮。

這項計畫的發起人習戎表示,2004年敏督利颱風以及艾利颱風風災過後,馬達拉溪登山口沒了,當年看著電視新聞畫面,那不過是兩個月前曾經走過的路,卻禁不起土石流的沖刷,整個崩潰了,因此也影響後續兩年的計畫。

登大霸的路雖然還有鎮西堡路線,但這條路線不是一般人能走的,習戎說,加上後來兩年清安國小有些畢業生的身體狀況比較不能適應高山氣候,因此2005 、2006兩年暫訂舉辦高山畢業典禮,這也成為大家心頭最懸念的事情,因為和學生們有著一個「永遠有效的約定」,要陪伴他們登聖山。

「終於,就在2007年,我們選定雪山東峰做為今年清安國小最具意義的畢業所在」,習戎說,選定雪山東峰,雖然距離雪山主峰較遠,比起大霸較輕鬆,物資的補給線也比較短,但是高度比大霸更高,產生高山反應的機率相對增加。

「陪伴小朋友登聖山,責任重大,所以我們是三位志工陪伴一名畢業生,不但要幫忙背裝備,還要有隨時背小朋友下山的準備」,習戎說,事前充分的準備更重要,有賴於許多空特退協的弟兄,還有登山經驗豐富的夥伴,經過多次的開會計畫和實地探勘,並有來自社會捐贈給學生的各項登山裝備,所以能順利成行並成功登頂。

從事工業設計工作的習戎是清安國小「高山上畢業典禮」的幕後推手,他以一顆誠摯的心和嚴謹完善的計畫,打動了校長,放心把自己和老師、學生交給他,一起登頂。習戎說,他代表履行這「永遠有效的約定」,但重點是社會上有那麼多關心部落孩童教育成長的善心人士在幕後支援,他是代表這些有心人實踐對部落孩童的關心和愛。

「中華民國空降特戰部隊退伍弟兄協會」、「民族交流網」、「繽紛旅遊網」對「陪伴清安師生雪東行」計畫響應熱烈,夥伴們在網上看到訊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提供各種專業的資源和經驗,強化整個後勤支援系統,並有許多人報名陪伴學生登頂的志工。

「源起不滅、願起不滅、緣起不滅」是這個計畫的精神,習戎說,和孩子約定在泰雅族祖靈聖山作畢業巡禮,有回歸生命的起源的重要意義,這代表源起不滅,而既然發了「永遠有效的約定」這個「願」,就要實踐,這是「願起不滅」,然而有「緣」接觸志業,就是任何時候做都不算晚,這就是「緣」起不滅。

「量力而為」,習戎認為,一般民眾或許無法改善偏遠部落的大環境,但只要有心,至少有機會改善學童的教育環境和提供學習資源。

求學階段像登山,有時陡峭,有時平緩,清安國小畢業生在登聖山的過程可以瞭解到面對挫折都要耐心努力克服,而當他們在登頂途中吃到陪伴志工幫忙背上來的小西瓜和蛋榚,那是一輩子難忘的滋味,當孩子們感受到有一群毫無關係的人願意陪伴爬聖山,不求回報地願意為他們做任何事,這些孩子人生的視野和價值觀會受正面的影響,有心人士的「量力而為」,已為孩子們上了最真實又可貴的一堂「愛鄉愛土的生命教育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