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8峰會氣體排放現妥協 俄欲與美建聯合反導基地

標籤:

【大紀元6月8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在抗議聲中,八大工業國領袖星期四(6月7日)在德國海利根達姆展開第一個整天的高峰會議。儘管在一些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但各國領袖在應付氣候改變的氣體排放方案達成妥協。

此外各界關注的美俄首腦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俄美聯合反導彈防禦基地的建議,美國表示將作評估。除此之外,雙方仍各說各話,普京指責美國準備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布什則繼續批評俄羅斯在民主改革的道路上走回頭路。

一些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也批評俄羅斯對歐洲的導彈威脅,並呼籲從八國集團中趕走俄羅斯。俄羅斯和西方社會的矛盾因價值觀的不同而難以彌合。

就氣候變化方案達成妥協

据BBC報導,主持這次八大工業國峰會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八大工業國將在聯合國框架下就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展開磋商,並在2009年底之前達成有關協議取代《京都議定書》。

有關削減溫室氣排放的計劃並未制定強制目標,但默克爾提出的在2050年時將溫室氣體排放至少減半的計劃得到了大多數與會領袖的首肯,但美國和俄羅斯表示將對這個問題加以仔細考慮。 默克爾說,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進了一大步。

她說,迄今所有國家都已經同意有必要制定出具有約束性的削減廢氣排放指標。默克爾還對於這一進程在聯合國框架下進行表示欣慰。

分歧仍在

儘管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有共識,以美國為首的許多國家認為,如果能源消耗大國如中國、印度和巴西不加入氣候協議,協議將無濟於事。雖然經濟發展不能以環境為代價已經成為共識,但是對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來說,這又是個輕重緩急不同的問題。

美國總統布什強調,美國將會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扮演全面的角色,但是他說,任何全球協議都必須包括主要發展中國家。 他說:「除非中國和印度參與,否則大幅度減排是無法成事的。」

導彈防禦系統 美俄分歧大

美國總統布什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會議召開前舉行了單獨會晤。普京提出一個令人吃驚的建議:在阿塞拜疆設立一個俄美聯合反導彈防禦基地。普京說,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已經同意美俄兩國可以共同使用在該國的基地。普京堅稱,這樣可以化解兩國分歧。

美國官員透露,布什總統覺得這個建議很「有趣」,並將交給專家進行評估。

早些時候普京對美國準備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表示憤怒,稱這是對俄羅斯安全的威脅。普京還威脅說,一旦這樣的防禦系統建成,俄羅斯將把導彈對準歐洲。

美國總統布什低調回應普京的威脅。他說,俄羅斯不是敵人,也不會攻擊歐洲。

布什再批俄羅斯民主倒退

在與普京的會晤中,布什批評俄羅斯在民主改革的道路上走回頭路,俄羅斯對此予以否認。早些時候,布什在參加八國集團峰會途中訪問捷克時表示,俄羅斯破壞了充滿希望的民主改革,對民主發展造成了令人擔心的影響。

布什同時批評了中國的民主化進程,他說,美國不同意中國領導人那種認為可以在保持政治體制不變的同時不斷開放經濟的看法。他說,儘管不同社會可以有不同的發展速度,但民主價值觀是具有普世價值的。

布什強調,將繼續和中俄兩國發展關係,但不會放棄美國自己的價值原則。

前加盟國炮轟俄導彈威脅

在工業化八國集團峰會召開的同時,已經獨立的一些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卻呼籲把俄羅斯從八國集團俱樂部中趕走。愛沙尼亞總統伊利維斯說,俄羅斯威脅自己的鄰國,還用核導彈威脅歐洲,這樣的國家為什麼有資格成為工業化民主國家組成的俱樂部的成員呢?伊利維斯認為,歐盟現在的任務除了要實行歐洲一體化外,同時還要處理同俄羅斯的關係。

俄羅斯媒體說,在俄羅斯同西方關係陷入低潮以及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批評聲音日益高漲的情況下,普京這次參加八國集團峰會就像參加一場戰鬥。對於普京來說,這是他第八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八國集團峰會。

抗議繼續 警方抓300人

反G8峰會人士在第一天的會議中繼續抗議,德國警方今天逮捕三百人,並使用水柱將通往八大工業國高峰會會場道路上的大批抗議人士驅離。

抗議人士炮製昨天數小時的經驗,企圖封鎖通往海利根達姆高峰會會場的主要通道。海利根達姆位於波羅的海海濱。

抗議人士在巴特多伯倫的主要道路發動靜坐,約一百人遭到逮捕。警方將抗議民眾拖離道路並遠離高峰會場附近的安全圍籬之後,另外兩百人遭到逮捕。

法新社攝影記者表示,他在海利根達姆附近的主要道路,遭到警方噴灑催淚瓦斯。警方發言人證實,曾動用水柱對付示威民眾,但是他說,無法證實是否曾動用催淚瓦斯。

八國峰會全體會議的其他主要議題包括科索沃、導彈防禦系統、伊朗核計劃等。八國指法國、美國、德國、日本、英國、意大利和加拿大7個主要的工業國和後來加入的俄羅斯。

G8首日環境問題有進展 抗議持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梅克爾訪美 期國際四方推動中東和平
G8峰會下週在德國揭幕  民眾抗議24人被捕
组图:德G8峰會 數萬人抗議與警察衝突
限制地球升溫兩度  梅克爾:G8峰會難達共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