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慶案未宣判 律師:當局羅織罪名

標籤:

【大紀元7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報導) 週二(7月17日)上午9點,杭州民主黨成員陳樹慶一案在杭州中級法院開庭,持續2個半小時,法官稱將擇日宣判。

律師李建強雖然為陳樹慶作了強有力的無罪辯護,但他對結果不抱樂觀態度。他說,「法官、司法機關都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完全不講道理、不講法律,而且態度強硬,很可能還是會做出不公正的有罪判決。」

昨天因要求旁聽陳樹慶案被抓的杭州民主黨成員王榮清、王富華及杭州維權人士鄒巍今天上午獲釋。

異議人士要求旁聽受阻

陳樹慶妻子張東紅表示,只有她和父親被允許旁聽,朋友們都被拒絕。庭上坐滿40多個人,都是公檢法系統的人。法庭內外都有一些警察和警車監控。

杭州民主人士呂耿松表示,今天早上8點,杭州翠苑派出所派人到他家中阻止他前往旁聽。楊建明、吳遠明、蕭利彬等十多位異議人士衝破重重阻撓到達了杭州市中級法院,他們雖未獲得旁聽機會,但一直堅守在法院大廳內等候消息,聲援陳樹慶。

鄒巍上午10點半由上城區國保從紫陽派出所帶回家中。他說,我以前申請旁聽好幾次都不成功,所以這次帶橫幅去抗議。他們昨天抓我們的目的還是為了阻止我們聲援陳樹慶。國保讓我「少管閒事」,我說:作為一個正直有良心的人,就應該幫助其他受難者,如果大家都自私,那有朝一日災難發生在自己身上,那指望誰去為你說句公道話、主持公道呢?!

鄒巍表示,雖然屢次被打壓但仍不改初衷。他說,我還會發出自己的聲音,儘管這個聲音很微薄,而且還要為此付出代價,但是我都會一如既往的繼續做下去,呼喚正義和良知,呼喊道義和公平。這樣我心裏才會覺得坦然。

陳樹慶始終不認罪

張東紅表示,陳樹慶在法庭上作了無罪自我辯護,但他的多次發言都被法官打斷。他的最後一句話是「我認為我是沒有罪的,我要求法院判我無罪。」

陳樹慶的辯護律師李建強表示,「我們律師也堅持認為他無罪,不僅無罪,而且對國家和人民是功臣。庭上的辯論不僅是辯論法律問題,而且是辯論政治理念問題。」

律師:陳樹慶所說屬實

李建強表示,起訴書上列舉了9篇文章,但是今天庭上法官卻列舉了很多其它的文章。我對此提出抗議,要求法官撤銷,但法官很不講理,我們爭執了很久。

李建強表示,陳樹慶主要被指控「造謠誹謗共產黨」,我從各個角度、用大量事實證明陳樹慶對共產黨的批評不是虛構,均有客觀事實做依據,與誹謗「風馬牛不相及」,共產黨確實是幹了那些壞事。陳樹慶沒有以造謠、誹謗的方式「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起訴書的指控沒有任何道理。

李建強說,「法官無言以對,不斷的迴避問題,用扣帽子的方式,反覆用強制性的口氣稱陳樹慶『捏造誹謗』、『違反憲法』、『顛覆國家政權』……」

律師:起訴書羅織罪名

李建強在辯護中表示,起訴書斷章取義,曲解原意,羅織罪名。據不完全統計,陳樹慶近年來發表於網絡上的文章有幾十篇,約50多萬字,起訴書只選擇了其中的9篇,不到2萬字,又從其中擇錄7個字(專利行暴虐侈傲,加上解釋47字,共是54個字),作為誹謗的證據,真是萬里挑一。即使這些文字,也不能得出起訴書的結論,因為它曲解原意。

李建強強調說,陳樹慶的行為是行使言論自由的憲法權利,且沒有超越言論自由的範圍。陳樹慶言論的宗旨是追求民主自由,促進人權法治建設,這對國家未來,對人民福祗是有益的。

希望更多律師站出來

李建強說,這可能是他以律師身份做的最後一個異議人士的案子。因為他的律師執照被停止註冊,已經無法再繼續執業。

他說,共產黨還會繼續製造人權災難。希望有更多的律師能夠站出來為民主政治理念、為民主異議人士辯護。

陳樹慶被捕前後

陳樹慶,男,1965年9月26日出生於浙江省富陽市新登鎮,浙江大學(原杭州大學)理學碩士,1999年中國民主黨全國籌委會負責人之一。曾參加86浙江學生運動,89全國民主運動。1998年7月參加中國民主黨浙江籌委會。

除了撰文評論時政,向中共提出意見,近年還在網上積極聲援維權,包括髮起簽名活動。陳樹慶因參與中國民主黨活動多次受警方傳訊,騷擾。

去年9月14日,陳樹慶被杭州市拱墅公安分局從家中帶走;10月17日下午,陳樹慶的妻子張東紅收到《杭州市公安局逮捕通知書》,稱陳樹慶因「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逮捕,羈押在杭州市看守所。12月,杭州市公安局偵查終結,將案卷移送杭州市檢察院審查起訴;今年3月2日和4月14日,杭州市檢察院兩次將案卷退回杭州市公安局補充偵查。

陳樹慶被逮捕後,多位杭州民主人士被傳訊,傳訊的內容都是關於陳樹慶的活動細節,以及與他們的交往情況,尤其是陳樹慶參與高智晟發動的絕食鬥爭的有關情況以及在網上發表抨擊中共政權的有關文章。(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後援會: 浙江警方應立即釋放陳樹慶先生
中國維權者頻頻遭打壓
王東海等:支持陳樹慶絕食,強烈抗議中共司法當局構陷迫害陳樹慶
中國民主黨浙江委員會 緊急呼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