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芳:中國三光政策企圖扼殺台灣國際人格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7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正慶約翰尼斯堡十九日專電)日前結束非洲五邦交國訪問的外交部長黃志芳指出,中國對台灣展開的三光政策,其中把台灣的邦交國挖光、把台灣的國際生路堵光,前兩項政策如同蟹夾一樣把台灣在兩岸談判時的籌碼擠光,終極目標則是讓台灣失去國際人格,自動成為中國的一個省或地方政府。

黃志芳在非洲五邦交國訪問期間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被問到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在國際社會上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台灣駐外各使館在外交推動上是否遭遇實際困難時,黃志芳作了上述表示。

黃志芳說,兩岸外交敵長我消的態勢不只出現在非洲,面臨中國崛起的情勢,中國近年來在全球對台灣的打壓甚至已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不只阻止台灣與其他國家和政府之間接觸,連民間的體育、文化交流也一概封殺,只要牽涉到中華民國國旗、國號,台灣都會受到中國粗暴的待遇,將國旗扯下或要求主辦單位不得讓台灣進場。

黃志芳表示,今天如果台灣還不能把自己的聲音說出來,國際社會就會認為中國所講的一切都是對的。

他指出,過去台灣尋求以一種有意義的參與模式,爭取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觀察員,但到頭來仍無任何進展,為了不讓台灣成為國際組織的邊緣人,台灣必須以完全不同的態度,直接站在世衛組織、聯合國大門外敲門,希望國際社會對台灣傳達的聲音能有所回應。

雖然台灣不能參與聯合國純粹是中國因素使然,但遺憾的是,黃志芳說,台灣民眾似乎對中國的三光政策仍無警覺,不知道台灣無任何邦交國、失去對外活動能力,等有一天坐上兩岸談判桌時,台灣屆時能有什麼樣的籌碼與中國進行談判?

接任外交部長一年多以來,不斷思考台灣如何因應中國三光政策的黃志芳直言,他將大部分時間與精力耗在激烈的邦交國保衛戰及參與國際社會外交戰上面,就是不想讓台灣失去國際人格,使台灣的聲音讓整個國際社會聽見。

在過去,台灣低調再低調的推動加入世衛組織和聯合國作法,已證明無法進一步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因此,黃志芳表示,如果台灣還是以一種平淡無奇的作為等著中國夾殺,只會讓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與正當訴求越來越渺小,而讓台灣沒有任何邦交國、沒有任何國際活動空間,則是中國想要達到的目標。

黃志芳說,如果今天他是一個老百姓,也會質問政府,位居全球第十九大經濟體、第十六大貿易國,全世界第二大IT產業製造國的台灣,為何不能成為聯合國會員?東亞地區和平為何獨缺台灣這一塊?

從鎖定目標全力搶攻下與聖露西亞復交到持續推動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黃志芳指出,台灣絕對不能坐以待斃,有時也要主動出擊,否則等中國的三光政策將台灣夾得越來越緊,等有一天與中國談判時,台灣的籌碼將相對越來越少,台灣全民必須對此發展態勢有所警覺。

相關新聞
紐約時報談台灣外交孤立 夏立言感觸深 
巴拿馬總統表示將續維持與台灣外交關係
減免邦交國債務 外交部:願研議
黃志芳明率團出席馬拉威獨立四十三週年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