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豐富人生 袁志君前進戰區捍衛兒童上學

人氣 23
標籤:

【大紀元7月21日報導】-新台客文藝復興VS創意起飛專題報導系列之四(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二十一日電)到柬埔寨協助貧民蓋房子、到墨西哥協助原住民游擊隊爭取自治權,下個工作規劃是「到巴勒斯坦,護衛前線的兒童上學,免受攻擊」,一般人感到驚心動魄的情節,袁志君卻把從事志服的狂熱說得誠懇簡單「我喜歡旅行,因為旅行開拓視野,接觸不同文化,豐富了我的人生」。

走過經濟起飛年代,邁向富裕台灣,開始有一批年輕人走出蕞爾小國性格,放眼國際,用大愛擁抱全世界各地最需要被幫助的人。

瘦瘦小小,娃娃臉的袁志君一點都看不出已經年過三十,帶著靦腆微笑,像個國中生,更令人完全看不出來她過去幾年異於常人的工作經歷。

袁志君大學一畢業,就投入志願服務工作,參加門諾教會為年輕學生提供的訓練計畫,到美國,住在寄宿家庭,領取每個月七十美元報酬,到當地成人啟智中心及托兒所服務。

說來奇妙,袁志君從小病疾纏身,每逢假日,就喉嚨發炎、角膜發炎,有時還會癲癇發作,高中時更因為動了腦部手術,功課一落千丈,從此鬱鬱寡歡。沒想到畢業後投入非政府組織工作,收入微薄,但心靈的富足,卻讓她不藥而癒。

現在的袁志君頂著依舊瘦弱卻強健的身子,循著非政府組織(NGO)招募義工呼聲,踏遍全球各地,柬埔寨、墨西哥原住民自治區、泰國、美國,都可看到她的身影,接下來她想前進巴勒斯坦及哥倫比亞。

「到墨西哥工作全然是個意外」,她這麼說。

在美國從事志工服務那年,她在新聞上看到門諾會在徵求志工到墨西哥南部高原爆發內戰的原住民地區,參與靜坐活動,以具體行為呼籲不要濫殺同胞。

她看了之後很感動,很想親身參與,但苦於無旅費,沒想到當地教會認為這是一件神聖有意義的事,主動幫她籌募旅費,讓她得以參與這項工作。

為了爭取原住民地區豐厚礦產資源,財團與政府的介入,讓當地爆發原住民內戰,曾經發生一整個村子被屠村,老人小孩無一倖免於難。袁志君與許多來自各國的志工就前往這個難民營幫忙。

難民營以簡陋茅草搭設,沒水沒電,要洗澡就得前往附近河流。至於如廁地方,當地人在一處陡坡向下挖出一個大洞,再以兩條木條架在上面,木條脆弱,無法站太多人,而且洞口很大,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掉下去。

袁志君回憶,有一回半夜尿急,又不好意思把同伴叫醒,只好硬著頭皮,用嘴叨著手電筒,兩手緊緊扶著陡坡旁的樹枝,慢慢踏往看不太清楚巨洞上兩條細長木條上,心裡想的全是萬一跌到糞坑裡,要怎麼求救才好?夜那麼深,要到哪兒洗澡?

如廁完畢,沒掉入大洞裡,袁志君拍拍胸口,感覺自己忍受環境的能力又向上提升了一級。如果沒談起她小時候的事,肯定沒人相信她曾是個瘦小多病,又有潔癖的小孩。

比起來,她在柬埔寨雖然也是在光天化日下如廁,可就多了一點笑中帶淚的感覺。

1997年那年,她響應一個非政府組織召募亞洲志工的活動,一起到柬埔寨幫當地民眾蓋房子。她與其他志工就住在當地用木頭建成的高架屋裡,高架屋下睡的是主人養的豬,因此,她睡覺時隔著大大的木頭縫,隨時可看到在下層一起打呼的豬。

才到當地一天,她就百思不解,茅廁到底在哪兒?她與朋友打賭只要循著氣味,一定可以發現,沒想到就找啊找,始終找不到。

問了當地人,才知道當地奉行一切回歸大地的圭臬,隨處是茅廁,只要是土地,就可以把身上排出東西物歸大地原主。而且一切坦蕩蕩,沒什麼好遮掩的。

袁志君狐疑著為什麼不臭呢?有一天終於找到答案了。

那天袁志君剛剛找了處沒人的空地,蹲了下來,沒想到一隻母豬帶了一群小豬,不斷叫著,等她如廁完畢,一群豬兒們立即搶上來把地上黃金一掃而空,而且是清潔溜溜。

後來袁志君仔細觀察,發現只有人在某處空地做出蹲下的動作,豬兒們就會迫不急待的擠在旁邊叫著,似乎是督促你快一點的意思。

了解到豬兒是當地臭味終結者,原以為已完全融入當地生活,沒想到,有一天她還是嚇了一跳。

她說,有天夜裡,挑了處四方無人的空地,正蹲下來想要如廁之際,沒想到眼前突然緩緩亮起了燭光,一名僧人正與她臉對著臉,她嚇得花容失色,趕緊落跑。

原來當地有許多僧人經常會臨時搭建簡便茅草屋,做為念經場所。因此,袁志君往後在尋求有茅草稍加遮蔽的空地時,就會格外小心,以免擾了僧人清靜。

袁志君沒有被這些奇特經驗擊倒,反而懷著感恩的心熱切的說,「我很期待認識不同的人,看不同的人生,他們的故事,豐富了我自己的人生。」

以往大學同班同學工作日趨穩定,收入漸豐,她則從大學兼任講師,到終止童妓協會,再到國際特赦組織,接下來計畫要前往巴勒斯坦工作,薪水一路下滑。

「有時想想,也會很心慌」,但她始終沒辦法按捺住心中那股澎湃熱情,因此,當基督徒和平工作隊招募想前往巴勒斯坦等地的和平志工時,她義無反顧就報了名,而且也通過審核,接下來必須先接受一個月訓練,完成訓練,才能前往當地。

她說,基督徒和平工作隊(Christian PeacemakerTeams,CPT)廣為招募世界各國志工到巴勒斯坦等地區,希望藉大家由來自各國不同文化背景,一起創意發想激盪出各種促進和平方案。

其中,一項方案是陪同前線學童上學,因為住在靠近以色列屯墾區的巴勒斯坦學童,上學途中常會受到攻擊,有不少國際志工投入捍衛學童上學權利,甚至有一名志工因受到攻擊而喪生。

雖有此前例,依舊沒有澆熄袁志君心中那股熱情。

原本今年七月要前往美國接受一個月訓練,不過,袁志君卻因為好友下半年推展公平貿易計畫而耽擱,改為十二月前往,因為他們都想為台灣農民盡一份心力,減少農民受到中大盤的剝削。

趁著新計畫推展的空檔,袁志君七月還帶領昆山科技大學幼保系學生,參訪泰國貧民區,希望能協助當地打造較佳的托兒所學習環境,也將同時拜訪當地非政府公益組織,加強雙邊交流合作。

不是基督徒,也不是基於傳道理由,說話輕聲細語,身子瘦小的袁志君,體內似乎蘊藏無比熱情與能量,想要探索不同文化奧妙,到各國踏上第一線,提供自己能做與應該做的事。

「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袁志君忠於自己心中那股理想,選擇一條人煙跡少的路往前走。仔細觀察,那股堅持到底的力量,正是推動台灣轉型進步的動力。

相關新聞
美國籲中國人赴美學文科 專家:有兩個好處
「自由之刃」美日韓多域聯合軍演首次登場
涉中共監獄奴工產品 知名工具品牌在美被起訴
追查國際揭露中共國家立體監控體系的黑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