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達恐怖組織仍對全球構成威脅

標籤:

【大紀元7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在本月稍早外洩的一份美國情報報告指稱蓋達組織的行動能力已達到二零零一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以來的最高水準後,美國參議院隨即表決將懸賞緝拿蓋達首腦歐薩瑪‧賓拉登的獎金增加一倍到五千萬美元。在此同時,各種跡象也顯示,蓋達組織仍對全球構成威脅。

根據十二日外洩的全國反恐中心威脅評估報告,儘管美國努力鏟除蓋達已有六年,這個恐怖組織已重整旗鼓,並以巴基斯坦西部的部落地區作為庇護所,「顯示它策劃在歐洲與美國發動攻擊的能力愈來愈強」。

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克林根在前一天已告訴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二零零一年底被逐出阿富汗的蓋達組織已在緊鄰阿富汗的巴基斯坦「無人統治地區」建立庇護所。

儘管布希總統當時否認蓋達已恢復九一一恐怖攻擊時的實力,參院十三日仍以八十七票贊成、一票反對的懸殊比數通過,將緝捕賓拉登的懸賞提高為五千萬美元。

接著在十七日發表的國家情報評估報告指出,由於蓋達組織正加強努力滲透,美國遭到攻擊的風險業已升高,未來三年會不斷面臨恐怖攻擊的危險。

這份報告說,蓋達組織決心取得核子、生物與化學武器,也「會在它認為實力足夠時毫不猶豫動用這些武器」;此外,與伊拉克境內好戰分子的連繫已協助蓋達鼓舞遜尼派極端分子、募集資源和召募成員。 

分析家隨即警告,蓋達組織也許會利用伊拉克蓋達組織歷經戰鬥強化的技巧和關係攻擊美國本土。

民主黨籍眾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史克爾頓因而表示,美國把注意力由阿富汗和追捕賓拉登轉移到伊拉克戰爭上,顯然是個錯誤。

布希二十四日強調,名為伊拉克蓋達組織的遜尼派叛亂團體就是蓋達組織的一部分,它接受包括賓拉登副手等外國人的領導。他說:「我們正在伊拉克與賓拉登的蓋達組織作戰」。

這位總統指出:「否認伊拉克蓋達組織構成威脅以及它與賓拉登的關係而認為美軍應當撤離伊拉克的那些人,如果我們接受他們的建議,忽視這種威脅的明顯後果,將使美國以及全世界遭到災難。」

分析家表示,無論伊拉克蓋達組織是否直接聽命於賓拉登領導的蓋達組織,最近的種種跡象顯示,蓋達組織仍是一個全球性的威脅。

英國一個法庭四日將三名在網際網路為蓋達組織宣傳並煽動恐怖分子進行謀殺的男子定罪。

蓋達組織二號頭目薩瓦里五日在網際網路發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新錄影帶,敦促穆斯林團結支持該組織發動的全球聖戰。

薩瓦里聲稱,伊拉克人正逐漸支持一個蓋達附屬組織在遜尼派占多數的地區宣布成立的伊拉克伊斯蘭國,伊拉克人的團結讓這個伊斯蘭國成功,對建立一個全球伊斯蘭統治地區至為重要。

他又說,蓋達組織的短期目標是攻擊以色列、美國及其西方盟邦的利益,長期目標是推翻沙烏地阿拉伯與埃及等腐化的穆斯林政權,並且利用阿富汗、伊拉克和索馬利亞作為好戰分子的訓練基地。

五天後,薩瓦里又在伊斯蘭好戰分子使用的一個網站發表二十分鐘的錄音帶,揚言將對英國頒授爵位給小說家魯希迪進行報復。他說,此舉對伊斯蘭教是個侮辱。

英國首相布朗對此表示,無論阿富汗或伊拉克發生什麼情況,英國都會受到蓋達恐怖分子的威脅。他指出,在過去十五年中,蓋達組織曾攻擊二十五個國家,而其中許多都未參與阿富汗或伊拉克戰爭。

布朗又說,「為了我們的前途」與極端分子作戰,不只要採取軍事行動,還要在「文化與意識形態」層面進行鬥爭。

根據十一日在一個伊斯蘭網站發表的一捲錄音帶,自稱是薩瓦里的男子呼籲攻擊巴基斯坦,以報復巴國軍隊攻擊伊斯蘭馬巴德的一座清真寺。軍隊掃蕩寺內的好戰分子至少造成八十三人喪生。

德國內政部副部長韓寧二十二日在「法蘭克福廣訊報」上撰文指出,許多跡象顯示,蓋達組織正以德國其及海外設施為攻擊目標,德國的伊斯蘭分子也一直前往巴基斯坦「接受恐怖分子訓練」。

聲稱日前在阿爾及利亞進行自殺炸彈攻擊的蓋達組織北非分部二十三日在網站張貼聲明,揚言將對該地區「真主的敵人」發動新攻擊。十一日的炸彈攻擊造成阿爾及利亞軍隊至少十人喪生,另有三十五人受傷。

相關新聞
意警偵破恐怖主義學校
唐劍:辦奧運必須首先解體中共
賓拉丹大哥 籌建全球最長橋
美指賓拉登活著 藏在巴基斯坦 巴國鄭重否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