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患惡化 港啟動跨部門應變機制

標籤:

【大紀元7月27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 食物環境衛生署7月26日公布,7月至今得出的分區誘蚊產卵器指數顯示,全部超過20%的警戒線,鑽石山錄得70.9%的極高指數,粉嶺和長沙灣的指數分別達54.5%和41.4%。傳染病專家指出,本港登革熱的風險逼在眉睫,爆發疫症的機會大增。

傳播登革熱的媒介白紋伊蚊在香港亦可見到,白紋伊蚊喜歡在日間叮人,尤其是日出後兩小時及日落前數小時。


傳播登革熱的媒介白紋伊蚊。(港府圖片)

氣候有利蚊子孳生

由於香港近月連場大雨後,天氣轉晴,加上氣溫持續維持在攝氏30度以上,非常有利蚊子孳生,多區的誘蚊產卵器指數都出現上升。

7月至今錄得的分區誘蚊產卵器指數顯示,全部均超過20%的警戒線,除了鑽石山的極高指數和粉嶺、長沙灣的高指數外。跑馬地的指數是36.4%、九龍城北34%、尖沙咀28.1%,以及灣仔北20.4%。

領導防蚊患督導委員會的食物及衛生局常任秘書長孔郭惠清,促請各區民政事務處加強推動和組織社區團體積極參加防蚊工作,並呼籲市民加緊滅蚊工作。

跨部門的滅蚊應變機制經已啟動。食環署7月首兩週在各區已巡查約17,100次;今年截至7月中,已就發現蚊子孳生地共作出64宗檢控。

香港至今,已錄得境外傳入登革熱個案17例。

東南亞疫情嚴重

受到氣溫升高以及雨季的影響,今年的登革熱疫情都比往年惡化許多,衛生專家預測今年可能會是東南亞登革熱疫情最嚴重的一年。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今年登革熱疫情可能會與1998年相當。當年亞洲地區約有1,500人因感染這種蚊蟲傳染的疾病不治。

今年以來,光是在印尼就已經有超過1千人因感染登革熱喪命。在其他許多地區的登革熱死亡和感染率,今年前6個月就已經超過2006年的總數。

越南也爆發歷年規模最大的登革熱疫情,3.29萬例登革熱病例,較去年同期增加40%,其中34人死亡。
在泰國,公共衛生部指出,今年上半年,泰國感染登革熱的人數超過了21,000人,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36%,其中17人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柬埔寨今年的登革熱疫情特別嚴重。上半年,該國已錄得14,986宗個案,其中182人死亡;去年全年則有12,300宗個案及116人死亡。

緬甸的登革熱問題也十分嚴重,今年上半年的登革熱病例超過3千起,死亡人數超過30人,都比去年同期高出許多。

登革熱是一種由過濾性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登革熱病毒共有4種不同血清型,每一型均可引致登革熱及更嚴重的登革出血熱,潛伏期為3至14天。

登革熱最常在雨季或雨季剛結束時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出現。在香港,本地和外地傳入的登革熱個案都有發現。感染登革熱不治病例大部分是兒童和老人,死因是內出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研究:登革熱病媒蚊適應星國環境飛更高更遠
登革熱病媒蚊飛得更高遠
台南市爆登革熱疫情 衛生署長對防疫有信心
大馬約二萬八千人感染登革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