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品散毒 中美貿易大戰一觸即發

【大紀元7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郭秋怡綜合編譯)近幾個月以來,中國輸美多項產品爆發出具有危害性,再度使不斷擴增的對中貿易逆差成為美國各界的焦點,更有媒體指出中美貿易大戰可能因而爆發。

中國有毒品輸美只是冰山一角
據彭博資訊(Bloomberg)等外媒報導,在週日的一個新聞發表會上,紐約的民主黨參議員舒默(Charles Schumer)表示,今年以來已有超過一百項的中國產品在紐約及紐澤西的港口被攔截下來,占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s)今年178項回收產品的60%,但最近一連串披露出來具危害性的中國產品,包括從寵物食品、含鉛玩具、海鮮、牙膏、汽車輪胎,到裝了不良電源供應線的120萬組陶瓷電熱器以及6萬8千張易解體的摺疊式座椅等的輸入美國「只是冰山的一角」。

舒默在聲明中也指出:「毫無疑問地,有太多中國製造業者及食品加工商將盈虧底線放在產品安全性之前。」「進口產品安全管制機構必須更加努力,以處理這個逐漸惡化的危機....,每週我們都必須匆忙地將中國產品從架上收回的事實,顯示出我們的防範措施愈來愈無效。」

舒默認為中國進口品的危險性比目前所瞭解的還要嚴重,有關當局應加強管制,以防範中國有害產品入侵美國,並主張應在美國商業部裡指派一位「進口大王」(import czar)統籌管理美國「過於鬆散的監控系統」,舒默也倡導進口食品、維他命、化粧品等均應詳實標示進口原料及成份,同時指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赴廠商抽驗前不應事先通知。

中國產品危害 中美貿易赤字又成焦點
對於中國有毒產品的流入美國社會,路透社近期的分析報導指出,不但已使「中國製」這個商標在美國的形象大受打擊,更刺激了對中貿易應實施保護措施的聲浪再度大作。

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今年下令回收的24種玩具均為「中國製」;同時,華盛頓郵報也報導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限制中國食品進口的比率是加拿大進口食品拒絕率的25倍。接二連三的中國產品安全問題,使美國的各界人士開始認識到了,對中貿易赤字連年上揚的危害層面可能比原先的認知還要廣,所以中美貿易問題自然而然地再度引發美國各界的焦慮。

去年的美國對中國貿易赤字已達到2,325億美元,且今年以來仍有繼續上升之勢。其實,幾年來中美貿易問題早已層出不窮,美國多位國會議員多次公開指出中國特意維持匯率低檔以占有出口優勢,減少了美國製造業的就業機會,惟美國官方近期發佈的研究報告,竟得出「中共官方未操控匯率」這樣另人出乎意料的結果,這些呼籲亦未完全受到官員們的重視。如今,大規模的產品安全性事件再三爆發,專家分析美國內閣官員將面臨更大壓力,必須採取更為嚴厲的反制措施及保護手段,準此,美方可能再加大施壓,迫使中共在匯率問題上讓步,早已問題多多的中美貿易將因而再度蒙上陰霾。

有害產品引起恐慌 中美貿易大戰一觸即發
從美國國會議員的公開發言,以及曾有議員致函布什總統對中國瑕疵輪胎進行調查,到主要媒體的大篇幅報導中國進口品的毒害,甚至連近期的一支新廣告都直接點名批評連鎖零售店沃爾瑪(Wal-Mart)淪為中國廉價商品在美國銷售的主要通路,可以看出美國社會對過度依賴中國廉價產品的意識正在逐漸覺醒。所以,如果再有一個產品被驗出有毒,就有可能引發貿易大戰。

芝加哥BMO金融集團旗下BMO Capital Markets的全球外匯策略分析師布希(Andrew Busch)表示:「中國最好留意並加強取締(瑕疵產品),否則他們很快將必須面臨反中貿易法規的抵制。」

中國策略研究所(China Strategies)的所長溫葛羅德(Merrill Weingrod)表示:「這將使反中關說升溫,下一次議員們要提出貿易保護規範時,他們將會獲得同情的聆聽。」

6月22日亞特蘭大憲章報(Atlanta Journal-Counsitution)刊登的一篇社論,在一開頭就直接指出中國簡直就是「在毒化對美貿易」,而且「中國從我們的口袋裡賺走了很多錢,但回報給我們的卻是危害」。

這個問題至少與中國是否以操縱匯率賺取貿易順差一樣令人擔憂,不過,進口食品及其它產品關係到健康問題,國會必須強硬地處理;「無任何國家沒有食品及消費品安全的不良紀錄,但證據顯示中國的製造商比其它貿易伙伴更不用心、麻木不仁、或說是不道德」。

除了新聞報導之外,由聯邦政府出資贊助的社團WakeUpWalMart.com,在上週三打出的一支電視廣告中,以諷刺的手法指出到沃爾瑪連鎖店消費就等於在幫助中國打美國,因為「中國運送武器給阿富汗的恐怖份子,是用來打我們軍隊的武器,所以在你到沃爾瑪消費之前,先想一想,7月4日就要到了,當個愛國者吧」。

或許連年的貿易赤字還不足以成為美國一般民眾茶餘飯後的話題,但有毒寵物食品、含鉛玩具火車、化學致癌物過量的牙膏等商品的危害,卻已開始使中國進口品的需求降低,同時,限制對中貿易的支持率也上升了不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山客語》貿易能解決政治問題嗎﹖
華爾街日報:美政府不會指控中國操縱匯率
美兩黨議員推動法案  迫中國調整人民幣匯率
美財長將分兩階段  要求中國加快人民幣升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