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維港海水含抗生素恐致海產細菌抗藥性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倖嫚香港三日電)香港城市大學公佈首個海水含抗生素研究發現,維多利亞港的海水含多種抗生素成份。專家說,海中生物吃下這些抗生素後將使細菌產生抗藥性,若人類再吃下而受感染,恐怕很難醫治。

香港「明報」報導,城大生物及化學系與加拿大薩克其萬大學合作研究,在維港多個接近污水排放地點抽取海水樣本,測試九種抗生素成分,結果驗出其中五種,包括常用的藥物成分如紅黴素、四環素及頭孢菌素等。

在灣仔污水排放口附近收集的海水樣本,抗生素濃度明顯高於香港水域內其他地點,最多達五十倍,顯示抗生素來自污水廠。

負責這項研究的城大生物及化學系講座教授林群聲指出,科學界對抗生素影響自然生態所知有限,相關數據不多,國際也沒有制訂安全標準或作風險評估,因此目前難以單憑海水含抗生素濃度,評估對海洋生物或人類的影響。

他指出,雖然抗生素排放到自然環境後一段時間便會消失,但污水廠二十四小時不停運作,不斷將抗生素排進海水,因此科學界將這種物質稱為pseudo的持續性有機污染物,如禁用農藥滴滴涕(DDT)及多氯聯苯(PCBs)等,代表會對自然環境有長遠影響。

香港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勞永樂表示,人類可以透過進食感染副溶血性弧菌、霍亂及創傷弧菌的不潔海產致病,若海產中的病菌長期攝取各種抗生素,可能會產生抗藥性,人類進食後受感染,就算施以抗生素醫治,也未必有效。

香港藥學會會長鄺耀深表示,海洋生物攝取抗生素,人類進食海產,就等於間接服用各種抗生素,要將抗生素排出體外,會增加身體負荷,對腎病或肝病患者更是沉重負荷。

鄺耀深指出,部分抗生素如紅黴素及四環素,因為存在副作用,已漸被淘汰,藥物敏感人士若進食了攝取抗生素的海產,可能會產生作嘔或肚瀉等徵狀。

除了藥物,鄺耀深指這些抗生素也用於禽畜業,相信也是香港海水含抗生素的來源之一。

相關新聞
港東海域水質改善 西海域遭秧
2050年珠三角逾半地區可能被淹沒
滇池長期污染受藍藻之害  昆明供水嚴重不足
南非父子打造世界最快無人機 時速480公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