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觀點】中國飛彈部署威脅區域安全

人氣 140
標籤:

【大紀元8月5日訊】 中國大陸的新浪網日前在軍事網頁上,刊出兩張「東風25型」彈道飛彈的照片,讓這一型新式飛彈首度曝光。根據報導,「東風25型」飛彈是由「東風21型」飛彈改良而成的地對地彈道飛彈,最近才裝配解放軍的二砲部隊使用,這一型的飛彈射程大約3,200公里,可以攻擊亞洲大部分地區,射程甚至涵蓋美國在關島的基地。

   這幾年來中國積極發展各式新型的彈道飛彈,相關軍事部署的步調與規模已經危及亞太地區的安全。尤其中國在大陸的東南沿海部署大量的「東風15型」與「東風11型」短程彈道飛彈瞄準台灣,數量高達1,000枚,嚴重地衝擊台海的穩定,引發台灣與周邊國家的高度關切。

   從歷史經驗來看,中國的領導人似乎相信武力萬能,在解決與外國的政治爭端時,常會把軍事力量視為達成政治目標的重要工具,這樣的態度導致了1996年台海危機的發生,當時台灣首度舉行總統直接民選,但中國卻發射飛彈至台灣外海試圖影響台灣的總統選情。

   中國應該瞭解兩岸問題最主要的根源,不在於雙方的軍力對比,而在兩岸政治制度的明顯差異。台灣解除戒嚴至今已經20年,台灣的民主政治在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後,已經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體制,不但國會全面改選、黨禁與報禁完全解除、總統由人民直接產生,首度的公民投票也在2004年舉行。

   中國必須正視台灣與中國在政治上互不隸屬的事實,同時也要認清雙方在政治與社會制度的明顯不同,以瞭解台海問題的癥結所在。這幾年來,中國時常批評台灣的兩岸政策,並將兩岸關係無法改善的責任推給台灣的政府與領導人。然而,這樣的態度似乎忽略一個事實,那就是台灣的執政黨與領導人都是由台灣民眾直接選舉產生,台灣的所有政策包括兩岸政策,都是在民主體制下根據大多數民眾的意見而制訂產生。

   中國在台海對岸部署大量的彈道飛彈,或許能為中國在台海地區爭取軍事優勢,但是過去的經驗顯示,假如中國一味地透過軍事力量恫嚇台灣,只會增加台灣民眾對中國的反感,升高兩岸之間的對立情勢,無助於改善兩岸的關係。

   另外,中國積極發展新式的武器系統,或許能向周邊國家展現軍事力量,但是中國如果過度地迷信武力,持續擴展軍備,也會引發亞洲國家的不安,讓中國成為周邊國家共同防範圍堵的對象。

   中國目前正追求國內的經濟發展,在此過程中,應該以更負責任的態度遵守國際規範,放棄以武力解決政治爭端的傳統思維。畢竟,在各國積極推動國際經貿合作的同時,透過和平與對話解決國家之間的爭端,才是國際社會的主流價值;相反地,想要利用戰爭解决國際問題,將不會被國際社會所接受。在這個各國經貿關係相互依賴的時代,中國如果想要成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必須先要放棄「武力萬能」的過時心態。

(本文由中央廣播電台《台灣觀點》節目提供,節目首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17時55分,網址為:http://www.rti.com.tw/)◇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台灣觀點】 吃到飽還是吃到死
【台灣觀點】中共難迴避六四真相
【台灣觀點】 美中貿易紛爭逐漸白熱化
【台灣觀點】CCTV《百家講壇》現象背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