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觀點】中共「十七大」定調,老調重彈,落實程度恐不高

標籤:

【大紀元7月12日訊】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數日前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受訓場合發表講話,提出「四個堅定不移」,強調要堅定不移地堅持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落實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為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總結是要整治貪腐、平均分配財富、推動黨內民主。對此,台灣媒體推估,「反腐、均富、黨內民主」將是今秋「十七大」的主旋律。如果媒體的推測為真,我們不禁要為中共的「口號政治學」致敬,因為從堅定不移到反腐、均富、黨內民主,不知已經反反覆覆喊了多少年,在攸關重要人事更迭的「十七大」以及「胡溫體制」第二個任期即將揭幕之際,中共卻還在這些陳舊議題上打轉,並義正嚴詞地設定為「十七大」主調。這除了表示中共文字琢磨與政策包裝的功夫熟練,刻意展現黨內時刻自省的表象外,更凸顯了中共改革效率不彰的窘境。

  作為一個擁有龐大黨國機器,也是社會主義陣營最具代表性一道防線的政黨,中共的政策定調,可謂動見觀瞻。然而,經過了兩個世代的試驗,中共還是無法走出惡性執政的漩渦,只能在刻板、僵硬、誇大的政治文化裡,找尋執政合法性的棲身路徑。談反腐,是因為貪腐案件層出不窮,陳良宇案是冰山的一角,只不過這塊冰的體積碩大,震驚中南海。講均富,導因於財富分配嚴重傾斜,問題在於,「一部份人先富起來」的路線已經失焦,例如近期全民瘋股、爭搶財富的結果,試問何人會順應平均主義?而當多數農村人民雖已脫離貧窮線,但也僅夠基本溫飽標準的生活現狀下,要想富,又談何容易?換言之,小康社會,極有可能是財富機會主義戰勝思想教條主義,金錢的誘惑戰勝齊頭式的平均,以中國如此龐大的人口結構,均富,目前只是海市蜃樓般的幻想。倡民主,則更是滑天下之大稽,在目前不透明、官僚化、重權威的機制裡,以動輒武力鎮壓群眾集會、強力封鎖媒體報導尺度的手法,大談社會主義民主,總是讓人像霧裡看花,模糊不清。

  拉高政策調門,是八○年代以來中共歷屆黨代表大會的操作模式,從「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每次會議,都接櫫了下一個五年中共的施政主軸。雖然目前我們無法得知「十七大」主題的正確內容,但從胡錦濤在中央黨校的講話,顯見中國大陸在社會和諧、幹部貪腐、財富分配不均、黨內與社會民主的範疇,都出現政策與實際現象間的缺口。無怪乎「十七大」的宣示主軸,也只能圍繞在困擾中共且不易解決的陳舊難題裡做文章。對於這樣老調重彈,各界似乎也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畢竟在傳統政治文化與現實環境的限制下,第四代領導班子也變不出令人驚奇的戲碼,只能在增進綜合國力的同時,儘量減輕政策錯誤對於執政合法性的衝擊。質言之,要在「十七大」上看到中共信誓旦旦地宣布執政遠景,勢所當然,惟這些宣示要能有效落實,其可信程度,恐怕不高。

(本文由中央廣播電台《台灣觀點》節目提供,節目首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17時55分,網址為:http://www.rti.com.tw/)◇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台灣觀點】 吃到飽還是吃到死
【台灣觀點】中共難迴避六四真相
【台灣觀點】 美中貿易紛爭逐漸白熱化
【台灣觀點】CCTV《百家講壇》現象背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