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價值型成長股 可逢低買進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台股受美國次級房貸事件影響,加權股價指數從7月26日的盤中高點9,807.91點回檔以來,至今跌幅達17.5%,不僅投機性的個股,甚至體質好的個股也遭到下殺。

投信法人指出,台股歷經這波系統性風險的洗禮,讓許多具有實質基本面支撐的個股遭到錯殺,也使得個股相對投資價值更加顯著。預期台股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 )調降重貼現率的利多止穩後,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較低的價值型成長股,將會成為市場主流,成為資金進駐焦點。

外資法人今年以來至7月25日共買超台股3,491.63億元,但在隨後的17個交易日內,共計賣超台股2,846.7億元,等於是將先前的買超金額吐回80%以上。

ING投信指出,近期全球股市急殺後,避險基金的停損賣壓也已告一段落,且融資水位近3日已驟降175億元,顯見不少散戶已出現斷頭或認賠賣出動作,這些對股市來說相對有利,加上Fed調降重貼現率,激勵歐美股市大漲,將為台股注入一劑強心針。

多頭走勢不變

復華投信表示,台股多頭走勢依然沒變,目前只是中短期修正,根據過去台股上萬點的歷史經驗來看,金融市場上的系統性風險,並不是多頭走勢的終點,反而是難得的買點;貨幣市場的緊縮政策,才是行情末端的徵兆。

就實質經濟面來看,美國經濟景氣已於第一季落底,台灣景氣指標也在下半年轉為擴張向上的趨勢;10月後勞退基金進場,屆時隨政治面、資金面及籌碼面逐漸轉佳,台股將可望恢復漲勢。

投信認為,台股前波上漲中,許多具有題材性的族群,如IC設計及生技類股等,便在資金的堆砌下出現驚人漲幅,在資金退潮,缺乏實質基本面支撐的題材破滅後,先前漲多的個股,就會引發較大幅度的回檔。

投信指出,經過此波的下殺後,市場的投資行為也將因此變得較為務實,預期價值成長型的個股,在未來三個月將可望躍升為主流。建議投資人分批逢低均衡布局各產業中,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較低的個股。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