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資訊幫助照護華裔老年人

台灣會館和客家會舉辦照護華裔年老親人研討會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8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黎新紐約報導)在哪一種情況下﹐出院病人適合轉入護理之家﹑安養中心﹑復健中心呢﹖你有資格以紅藍卡﹐或白卡負擔醫療費嗎﹖8月19日﹐台灣會館老人中心和大紐約客家會﹐在紐約華僑文教服務中心主辦「照護華裔年老親人研討會」﹐為民眾提供相關資訊。安康寧大藥房總裁顧雅明,康乃爾大學紐約Presbyterian 醫院詹建強博士,Elitech International Corp 公司主管John廖先生,2002年艾利斯島傑出人物獎的呂明鑑先生等參加了講座以表支持。

主辦單位邀請2007年全美傑出亞裔企業家獎得主之一的楊逸鴻教授前來主講。大紐約客家會前會長楊毓淑則向聽眾介紹老年人如何處理與醫院的關係的實用辦法。百餘人出席了研討會﹐過程中不時有聽眾提問﹐反應熱烈。

擁有20年經驗的楊逸鴻教授﹐以簡單的例子向聽眾解釋了出院後﹐有哪一些醫療選擇。如果出院後﹐不適合回家療養﹐病人可以轉到老人護理之家。

若可以回家﹐只需要做復健﹐可到復健中心﹐那兒有復健師幫忙進行物理治療。如果健康狀況較好﹐可以自行上廁所﹑出外用餐﹐不需要進入護理之家﹐可以選擇轉到安養之家。安養之家提供飲食﹐休閒活動。有些安養之家的費用﹐可以白卡付費。

最後還有居家護理﹐就是即使病人符合入住護理之家的條件﹐但是希望回家療養﹐那麼可以選擇住家護理。在家裡可以得到護理之家的醫療照顧。醫院都有社會工作者 ﹑醫生﹑護士﹑個案管理員給予病人相關的諮詢。Visiting Nurse Services提供居家護理服務。聽眾可以電1-888-867-1225詢問。

除了住宿費用﹐紅藍卡可以照顧你的醫療費用﹐如復健費﹐長達100天。超過100天的醫療費﹐得自己承擔﹐或通過私人保險。如果選擇個人護理﹐請專人照顧自己的飲食。須自費。

楊毓淑女士建議老年人在皮包裡帶一張寫有自己姓名﹑出生日期﹑社會安全號碼﹑疾病史﹑ 所動過的手術﹑現在服用的藥物﹑有過敏反應的藥物(很重要)﹑所講的語言(普通話或廣東話)﹑親戚的聯繫電話等資料﹐請懂英文的人填在卡上。這些資料可回答一些例行的﹑必會問到的問題。

安康寧大藥房總裁顧雅明先生熱心地從自己藥房取來卡片﹐分給出席的民眾﹐並且當場幫助他們填寫。

兩位演講人都一再重申﹐在接受醫藥護理時﹐人人有權要求翻譯。

楊女士還分享﹐年長者聚在一起當義工﹐互相照顧﹐互相陪伴﹐解決了老人獨居所帶來的問題。老人們之間互相關懷照顧﹐能使黃金歲月更快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臺灣婦女聯誼會九月活動
台日快樂腳 自由舞出台北踢踏節
用愛經營 牽手走一世
高雄縣國際音樂節演出順延到二十二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