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印度 專家指日印合作意在制衡中國

標籤:

【大紀元8月2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抵達印度訪問,「紐約時報」引述分析家的話說,在中國經濟與政治實力持續升高之際,制衡乃至於圍堵中國的長期努力正在進行,而安倍此行是這項努力迄今層級最高的一個步驟。

報導說,隨著中國在亞洲和全球的影響力逐步擴張,日本和印度基於共同利益,被迫開始讓彼此間一向冷淡的關係加溫,並開始建立更緊密的經濟關係。

新德里研究機構全國應用經濟研究協會的祕書長貝律說:「整個地區面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因應中國的崛起。」

印度經濟學家估計,日本在印度的投資額到二零一一年將增為五十五億美元。二零零六會計年度的金額為五億一千五百萬美元。

報導說,安倍在首次到印度的訪問行程中,預料將與印度總理曼莫漢共同宣布兩國政府和民間的合作項目及新的商業計畫,主要包括一項一千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計畫,內容是要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和主要港口及金融中心孟買之間開闢一條高科技製造業和貨運走廊。

這將是印度耗資最大的發展計畫,而所需經費的三分之一將由日本政府和民間資金支應。安倍和曼莫漢預料將宣布,兩國政府已經就這項計畫達成正式協議。

紐約時報引述印度官員的話說,陪同安倍進行訪問的日本企業領袖將宣布類似的合作協定,項目包括天然氣、運輸、匯兌以及日本在印度教育計畫的投資。

豐田、三菱、佳能、日立和其他日本商社的主管,明天將在新德里首次參加新成立的印日企業領袖論壇。

報導指出,日本強烈批評印度在一九九八年突然進行的核子試爆,近年來對印度的態度相當冷淡。日本雖然是印度的重要債權國,但迄今並非印度的主要投資國或商業伙伴。

印度經濟成長率達到百分之九左右,從瑞士到巴西等許多國家都來跟印度形成商業聯盟,唯獨日本一直在做壁上觀。

根據印度政府的統計,日本去年與印度的雙邊貿易額約達到六十五億美元,只佔日本對中國貿易額的百分之四。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外交關係協會會員巴格瓦蒂說:「不論日本長期以來有些什麼疑慮,印度此刻就像玫瑰一樣的香。他們想要進去(印度),以免時不我予。」

紐約時報指出,印度的吸引力在於國民消費能力持續提升,又能提供比中國更加低廉的勞力,使日本可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此外,日本在印度沒有像在中國那樣的歷史包袱。

印度的問題在於交通運輸能力不足,使生產和出口的潛力大受限制。計畫興建的新德里─孟買工業走廊,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在這條將近一千五百公里長的走廊,計劃興建三個港口、六個機場、一條高速貨運線和九個各兩百平方公里的投資區,專供建立化學和工程工業。

安倍十九日展開三國七天的訪問。他此行訪問的另外兩個國家是印尼和馬來西亞。他將在印度停留到二十三日。

相關新聞
日本再延自衛隊參與國際行動時間
日相安倍晉三啟程出訪 25日返國後改組內閣
消息:川普若當選將繼續與日韓強化三邊關係
最新全球最佳大學排名 美國大學囊括前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